勿狂歡 勿狂喜  收心至少要2天 
                                                 文/嚴烽彰 
   避免「收假症候群」,給自己兩天,沉澱心情,調腸胃調作息。絕大多數人在假期結束前,不管是回到學校上課或重返工作崗位,總恨不得能再多休息幾天。所謂「收假症候群」,是指無法將放假的心情或作息,順利轉換回平常工作或上課的規性,造成收假後的許多身心問題。 
   例如大白天精神困頓、倦怠、缺乏活力,甚至思考及注意力無法集中;情緒上則緊張、焦慮及憂鬱;身體方面則易有腸胃不適、胃口變差等問題;最後,由於之前日夜顛倒,上班後可能失眠。收假症候群影響族群及身心方面範圍很廣,針對最可能出現症候群的兩大族群,上班族及學生族群提供調適建議。 
   建議上班族給自己大約兩天的時間,沉澱心情,這兩天切勿安排遠遊,以免體力透支,或因時差造成失眠。另外,有些上班族利用放假最後一天徹夜狂歡,這種珍惜假期方式很不健康,因為身心狀態很難在第二天就可以馬上調整回來。切勿在收假前一天通宵達旦打麻將、上舞廳、酒吧或唱KTV,因為狂喜之後常有空虛或憂鬱的感覺跟隨在後。 
   上班族宜在收假前兩天安排較靜態的活動,至少是不要太激烈的方式,有人到附近的寺廟或是教堂走走,讓喧鬧心靈暫時沉澱;有人利用白天從事休閒及運動,有人則選擇留在家裡看書,多充實自己;或者補充之前的睡眠;甚至有人已經把放完假後的工作,先做事前準備與整理,以便回到工作崗位可以馬上進入狀況,都是可以避免所謂的收假症候群。 
   至於放完寒假的學生們,除了像一般上班族一樣,必須盡量避免在收假前安排遠遊或熬夜的活動,現在時下流行的網咖,也是讓學生流連忘返的場所,都應該在收假前兩天停止逗留。 
   大部分學生都有課業輔導或寒假作業,很多學生學生把作業留到最後幾天才去動手或動筆,結果為了完成作業而熬夜,最後的代價就是身心俱疲,甚至有日夜顛倒而調整不回來。所以建議學生族群,寒假作業平常即完成該完成的部份,收假時才能安心順利返回課業上。 
   有關飲食,春節的重頭戲便是除夕團圓,年夜飯圍爐的菜色會讓很多人大吃大喝起來,這種飲食習慣可能會持續到過年後,畢竟吃吃喝喝也是一種習慣放鬆心情及籠絡感情的方法,所以不管是上班族或學生族群,收假前除了收收心外,飲食習慣也須事先調整回來,讓腸胃新好好休息放個假! 
                           摘錄自98.01.31聯合報 家庭副刊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