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記者 楊鳳臨 報道)“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是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戰略任務。尤其在全球氣候變化、氣象災害多發頻發背景下,提高公民氣象科學素質,主動趨利避害,任務緊迫而艱鉅。”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建議把氣象科普教育納入國民素質教育,多層次完善氣象科普教育與培訓體系,多手段創新氣象科普載體,全方位推動氣象科普社會化,增強公衆應用氣象信息、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

提升公民氣象科學素質是趨利避害的前提

據2015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中,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爲6.20%。根據“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這一比例將超過10%。

劉雅鳴認爲,“作爲公民科學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氣象科學素質是人們科學主動趨利避害、保護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礎。”

當前,受全球氣候變化以及自然和經濟社會因素耦合影響,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高發態勢,氣象災害突發性、異常性和複雜性凸顯,防禦難度加大。這意味着人們身邊的災害風險在加劇。而與此相對應的,則是公民氣象科學素質的相對不足。

受全球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高發態勢。(中國氣象局供圖)

“老百姓有效掌握、利用氣象科學知識的素養和能力還有待提升,尤其是風險防範意識薄弱,防災減災知識較爲缺乏,自救互救技能還很有限。”劉雅鳴說,這一現狀正成爲我國當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一大短板。對氣象科學知識的欠缺,還易導致人們難以充分理解、積極響應政府的防災減災救災行動,使應急減災工作成效大打折扣。

在劉雅鳴看來,提升公民氣象科學素質、增強公衆氣象防災減災技能和應用氣象服務信息的能力,是提升全社會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平安中國”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多層次完善氣象科普教育與培訓體系

劉雅鳴表示,中國氣象局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氣象科普工作,不斷擴大科普覆蓋面、增強針對性。黨的十八大以來,氣象部門開展的“流動氣象科普萬里行”等活動已走進十餘省份,惠及受衆近10萬人。“世界氣象日”“氣象科技活動周”等氣象科普活動品牌效應也日益凸顯。但與提升公民氣象科學素質的迫切需求相比,仍有差距。

因此,劉雅鳴建議將提升氣象科學素質納入國民教育與培訓體系,多層次完善氣象科普教育與培訓體系,更廣泛地覆蓋重點人羣與地區。

“例如,進一步加大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力度,讓氣象科普不僅進校園,還要進課堂、進教材。”劉雅鳴表示,面向農村及邊遠地區,需創新氣象科普教育方式,加強農村氣象科普信息化建設;針對城鎮勞動者,可在就業技能、職業培訓過程中開展氣象科普教育、災害應急演練等。

氣象科普走進校園(中國氣象局供圖)

她特別指出,針對提升領導幹部的氣象科學素質培訓同樣不容忽視。“領導幹部自身的氣象科學素養,關乎其化解重大風險的科學決策能力。”她建議將氣象科學素質培訓納入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提升行動,以及各類幹部培訓院校教學計劃。

多手段創新氣象科普載體拓寬傳播渠道

老百姓以何種方式和渠道獲取氣象科普內容,直接關乎對氣象知識的理解程度。如今,科普館、新媒體等已成爲氣象科普平臺。劉雅鳴建議,應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拓寬氣象科學傳播渠道,多手段創新氣象科普載體。

“可將國家氣象公園(今年1月,國家氣象公園試點建設啓動會在安徽黃山市舉行,黃山風景區成爲我國首個國家氣象公園試點)建設作爲抓手,打造科普新陣地。”她舉例說,國家氣象公園兼具生態保護、觀賞遊覽、科普和文化研究等功能,在具有豐富氣象景觀資源的區域建立國家氣象公園,能充分發揮氣象景觀作爲科普資源的天然優勢。她建議,將國家氣象公園納入國家公園體系和旅遊管理體系,實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實現氣候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氣象防災減災、地方生態文明建設、旅遊、氣象科普工作同步推進。

黃山光明頂氣象臺(圖片來自網絡)

此外,劉雅鳴認爲,氣象科普工作還應深度融入科普小鎮、特色小鎮建設。例如,將氣象科普標準與規範納入其中,在科普小鎮和特色小鎮打造氣象科普品牌、彰顯氣象元素、展現氣象特色。“科普中國鄉村e站、世界氣象組織百年臺站等,都可成爲氣象科普的新平臺、新載體。”她說。

劉雅鳴還表示,提升公民氣象科學素質,社會力量不可或缺。應推動氣象科普傳播的現代化、科普時空的全域化、科普資源的社會化,鼓勵社會機構、企業、個人通過衆籌衆包、項目共建、捐款捐贈、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參與氣象科普事業,建設衆創、衆籌、衆包、衆扶、衆享的氣象科普生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