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經典的東西,往往會超前於當時的年代,並為當時的人不能接受。如同影片《青蛇》,劇中情節顛覆了所有的傳統,瓦解了一切道德固有的體系,褻瀆了人類世代相傳的美好愛情的真諦。1993年上映,註定是要「失敗」的。 《青蛇》人們不能理解善解人意、默默無聞的小青可以去引誘許仙,做一個所謂的第三者;人們不能想像兩個相處百年的姐妹為了一個男人爭風吃醋、大開出手、逼之離開;人們無法接受許仙三心二意、見色起異、膽小懦弱、背叛逃避;人們無法容忍法海可以和蛇纏綿糾結曖昧,為妖動情動性敗戒。 可以說,《青蛇》是近10多年來最出色的香港電影之一。當然它的好,還沒有被更多的人認識到,還沒有強大到可以有《大話西遊》一樣的影響力。它的珍貴,還要經歷時間的洗滌。如果那麼容易讓人發現它的美,何必讓靈芝長在最為陡峭的山崖。《青蛇》的顛覆、解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影片中充滿了人性、神性的衝突;道德、倫理與感情、情慾的碰撞。電影拍到這種地步,已無話可說。做人有許仙的艷遇,該知足了。演員能演到這種神韻,再也找不到了。如今的香港,到哪去找這樣的女演員呢?而徐克的靈氣、才氣、匠氣早已泯滅於上個世紀。所以,我們只能在這懷念或迷失,亦或是卑微的祈禱。

關於電影能說的實在是太多了:如詩如畫的場景,美倫美幻的音樂,跌宕起伏的情節,精湛絕倫的表演……電影哪怕只一個細節,都令人回味。

鏡頭一——白蛇逼青蛇離開,一場激戰過後,青蛇對白蛇諷刺中帶著怨恨:你做不到的事情我都做到了。無言的白素貞流下了酸楚的淚:她已懷上了許仙的骨肉,一切回不到從前。這時,在白蛇的眼中,愛情的2人世界已容不下第3個人,哪怕是和她一起共渡了五百年的姐妹,而青蛇始終不能理解她的執著和眼淚,她再拚命想擠下淚滴也是無濟於事。

  鏡頭二——法海強行挾持許仙,逼他出家。白蛇青蛇不顧一切前去救人。白蛇在自己生命危在旦夕的時刻,為許產子,並讓小青去找許仙。而小青一聲一聲喊著許仙許仙的時候,卻看到了許仙剃度後的背影。小青流下了她的第一滴眼淚:你說不了話了,你說了也沒用,你出賣了我們。那一刻,她萬念俱灰。姐姐千年的修行和對愛義無反顧的執迷,用兩個生命換回的那個人不要他了,輕易地放棄了。轉眼之間,一切灰飛煙滅。  鏡頭三——法海在紫竹林裏一顆清淚伴隨梵唱聲滴落,他在懺悔,抑或懊悔。色戒色戒,色而不戒;孽障孽障,心魔難解。神、鬼、人、妖,等級分明,號稱達到修鍊成佛我合一的境界的法海,還是明白不了白蛇為何可以產子,明白不了和他鬥了半天的是人還是妖?

三行眼淚輕鬆的貫穿了整部電影。

「人?」

  「妖?」   電影鳴鑼開場。法海素袈趺坐,觀人世囂沸,俗塵幻滅。鎮蛇收妖,不過是一再與已心之魔鬥縱騙過所有人,騙得過自己嗎。他實未成佛,尚見分別,不明分別亦空麼。心有分別,故救人非人,斬妖非妖。人間世本就是龍蛇混雜凡聖雜居,哪來的妖,何處有人?

青白二蛇為產婦擋雨,法海慈悲心腸,由先前的誤解收妖轉變為對青蛇好感,鏡頭上揚,青蛇款擺離去,法海窺裸體而慾念暗生,打坐把持不住,萌動的愛意已有,遂突然放生蜘蛛精,留下紫珠串。 法海見紫珠擋仙鶴,並一力承擔過錯,按法海的本性,定覺對青蛇如此袒護有過分之處,遂莫名動怒追問青蛇靈芝何用,得知救人藉此安慰自己「我佛慈悲之心」。青蛇一句有意無意「是否為手下留情」,法海觀掌不語,讓法海覺得青蛇並未察覺他內心的暗流,他下意識想得到她,遂藉口修行。青蛇大膽摟住他的腿,他立馬呵斥,青蛇天真反問,法海遂笑。莫呼洛迦,青蛇挑逗法海一段,青蛇指出法海不敢看他,法海立即睜眼證明自己,青蛇:「那麼你贏定了」法海遂下意識眨眼,放軟語氣回應:「不用看都知道你在幹什麼」大有安慰懵懂無知青蛇的姿態。青蛇吻上,法海目光隨移不由自主地凝神注視青蛇,暗香涌動。與其說青蛇懵懂地追求著愛,不如說法海誘惑了青蛇,可惜,法海愛上青蛇時,青蛇並不明白;當青蛇勾引許仙卻並未愛上許仙,因她那時卻想著法海,法海你為何不認輸。殊不知,愛,已悄然來臨,駐進心底。

開頭一段,法海望著面目猙獰的亦妖亦人,發出嘆息。

結尾一段,小青瞥法海所拋下的一段話,令人遐思。是小青不懂愛,抑或法海不願承認內心那一段隱祕的情感。 白蛇說:傻瓜,當你覺得自己只贏不輸的時候,怎麼會有眼淚,怎麼會哭呢?

法海,究竟看重世俗,他愛,愛的不徹底,也沒勇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