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提到焰靈姬的時候,我們總會發現有一個出現頻率很高的觀點,簡單來說就是【她在劇情里所佔比重不會超出一個普通的(反派)配角】。

  讓我們來仔細探討這個問題。

  首先,這個觀點本身是站不住腳的。我們應該以什麼論據來判斷一個角色在劇情中所佔比重必然不大?是他的身份?立場?還是能力?——關於焰靈姬,有一個常見的說法就是立場與主角相悖,且劇情單薄。

  但若是認真觀察了這個角色的定位就會發現,她的立場其實一直都很模糊。一個優秀的作品,永遠不會出現一個非黑即白的角色。勢必在塑造人物上會讓他們複雜而具有多樣性。而怎樣讓這些角色聚在一起,或敵對或結盟,皆出於個人利益是否相符。她今天可以和主角敵對,明天就可以跟他結盟。而劇情會怎麼發展,相信看到現在的觀眾心裡也都有點數了。

  至於劇情單薄這個問題就更好說了,按照《天行九歌》的播放周期與時長來說,想要在短短的時間內將每個有名字角色的故事講清楚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我們認識到這部作品本身是一個長篇故事,就能夠更加客觀的看待焰靈姬這個角色的劇情價值。

  在這個角色創造之初,我們就可以看到設計者的用心之處。她被賦予的遠遠不止精緻的模型,出色的長相。更重要的是她海納百川的人格屬性。

  在二次元虛構作品中,我們所常見的是設計者在設計角色時為了降低難度而會先給角色貼上一個簡單的屬性標籤。舉個簡單粗暴的例子,就是形象上御姐少女蘿莉類,或是性格上傲嬌溫柔高冷類。但很顯然焰靈姬這種外冷內熱,可剛可柔,且愛憎分明的性格在某種意義上更接近於真實的人性,已經無法被簡單標籤化了。這一點帶來的直接效應,就是這個角色具有極其大的劇情塑造空間。

  她可以適應於各種場景,可以適應於各類劇情。她可以有過去,有故事。也可以創造新的故事。甚至可以說——她本身的存在,就是一個美好的故事。在這樣優秀的條件下,我們絕對無法認定她的存在意義只是一個劇情推動點,而不是劇情本身的創造者之一。

  既然說到了設計問題,那我們再來看看關於角色定位的問題。在初期預設劇本的時候,編劇必然會給所有將要出場的角色做一個簡單的定位。也就是俗稱的劇情構成中角色所佔的比重。這裡的比重我們不以戲份的多少來定義,而是以角色對劇情發展助力的大小來定義。

  我們都知道,一個角色前期伏筆越多,其在後期舞台的表現空間就會越大。

顯而易見,焰靈姬出場較晚(但RPG里多得是中期才出場的神隊友),在《天行九歌》中的總出場時長也足夠短暫。不過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她的戲份必然和主線劇情有極高關聯。從她水中出場開始,我們就可以感受到主創的用心程度;單獨設計的場景,獨創的配樂,神秘的氛圍。無一不是在體現對這個角色的重視。

  而後來無論是夜闖王宮,讓百越和流沙正式取得聯繫。或是與衛庄、紅蓮交手,取得與關鍵角色的互動。被囚雪衣堡,點出百越寶藏的秘密與自身的過去。獻舞韓非,試探與表示合作傾向一箭雙鵰。以上種種,皆是在給這個角色後期劇情展開埋下足夠深遠的伏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必須相信主創皆對這個角色抱有強烈的期待。

 我們也完全可以期待在後續劇情的展開中,她會帶來怎樣優秀的發揮。

  PS.焰靈姬小姐姐這麼美,不來吃發安利么?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