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 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閒雜鍮與銅。 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兇”。

  宋代詩人歐陽修一首名詩《日本刀歌》,是目前歌頌日本刀最好的詩詞,現廣爲中國刀劍愛好者流傳。從詩中可以看出,宋代時候日本刀劍已經超越中國。據日本人自稱,日本刀源於中國唐朝的唐刀,在日本奈良的正倉院,還完好保存一把唐刀,與現代日本刀比較像,是直的,被作爲日本刀的祖宗。可惜在我們國家還沒有發現這種實物。

  圖爲日本正倉院收藏的唐刀

  到了宋代,日本人做刀技術已經超越我們中國,並把日本刀做成彎刀,更利於劈砍。到了元朝,蒙古大軍進攻日本,蒙軍士兵刀劍經常被日本刀砍斷,而且蒙軍戰鬥力不如日軍,難以攻上岸,最終被所謂的“神風”吹垮整個艦隊。到了明朝,倭寇更是憑着日本刀橫行中國沿岸,最終抗倭名將戚繼光參照倭刀外形發明了戚家刀抗衡,併發明瞭鴛鴦陣,以人數優勢纔打敗了倭寇。

  到了今天,日本刀仍然以保持傳統手工工藝、精美的打造、鋒利無比聞名天下,成爲刀劍愛好者收藏品。十多年前,就聽新聞說日本人討好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送了一把價值2萬多美金的日本刀,那時我以爲這把到應該鑲滿黃金和寶石,否則不會那麼貴。過若干年後看電視,才知道在國際市場上,一把日本刀價值5千-2萬美金。近年來,接觸日本刀多了,才知道名家還不止這個數,而且一刀難求,名家賣刀前要考察買刀人的人品,對於一般人往往有錢都不賣。

  幾年前,美國探索發現頻道推出了一部《武士刀傳奇》,使世人全方位瞭解日本刀的打造、日本劍道和武士道精神,明白了日本刀爲什麼那麼貴。日本刀準確來說應稱爲日本武士刀。一把武士刀打造要經過15個人花費半年時間全人工打造,每個刀匠每年的精力僅夠打造12-20刀。

  一直以來,日本把刀劍生產作爲一種文化保留,一直都採用傳統方法打造。由於打造一把武士刀,需要經過燒玉剛師傅、打刀匠、研磨師三個人的合力,而且每個打刀匠從刀劍協會買到玉剛數量很少(全日本只有一個爐),因此,每個刀匠都會非常用心打造刀劍,珍惜原材料,如有意外產生廢刀,寧願銷燬不賣,一定要打造精品稀品,所以價格才這麼貴。

  日本武士刀打造得非常極致,但是要配合日本刀法才展現出威力。在今天日本,保留傳統武術的流派和劍道館很多,最有盛名是“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香取神道流”這個武術流派保留很多傳統劍術,被稱爲日本古流武術的活化石,因此在近代獲得日本天皇御賜封號—“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也是是唯一一個獲得日本天皇御賜封號武術流派。日本刀法主要講求“快、狠、準”,一擊必殺,先於敵人出刀前斬敵。所以很多日本武士電影,再好武功兩人比武,都是一招分勝負。

  《武士刀傳奇》指出:“沒有一個民族會像日本人那樣,把武器視爲擁有他們的精神和靈魂”,“日本武士刀,是世界上最好的刀”。日本武士刀最可怕不是刀匠極致的打造,“快、狠”的劍法,而且附着在刀上的精神和靈魂,即武士道精神。作爲一個武士,他視名譽爲生命,有不怕死精神,戰至最後一人決不投降。以前學劍道時候,一個老師也講過“拿起劍就是武士了”。因此,日本武士會把刀精心保存下去,留給子孫至今。不像中國,現看到的刀劍大多鏽跡斑斑,精品難見。

  面對這樣的敵人,我們只能瞭解對方的優缺點,學習對方的長處,“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或者“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否則再次打仗,還會重蹈甲午之敗。

  當然,日本武士刀也有缺點。第一就是極昂貴而且打造費時,如果打起仗來,一場戰鬥往往就要毀壞一把刀,後勤很難跟上搞不好整個藩國都會破產;二戰時候日軍都不敢裝備傳統方法打造的武士刀,而是用現代機械方法制作軍刀,幾乎無收藏價值,被學術界稱爲“鐵棒”。第二就是武士刀採用傳統方法打造,極容易生鏽,要經常擦刀保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