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碧藍航線》研發商勇仕網絡發佈的2018年度報告顯示,去年勇仕網絡總營業收入7452萬,相比2017年增加2919萬元,增長64.4%,扣非後的淨利潤爲4507萬元,增長57.99%。

  從勇仕網絡的收入結構來看,其過度依賴單一產品收入的情況依然未得到改觀。報告顯示,勇仕網絡2018年來自《碧藍航線》的營業收入爲7452萬,佔去年總收入的99.75%,上年這一數字則爲99.67%。

  按區域劃分,2018年勇仕網絡來自《碧藍航線》的海外收入達到415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近1900萬元,這部分的營收佔比也由去年的49.93%升至55.76%,報告認爲,這樣的成績主要得益於《碧藍航線》在報告期內新開拓的韓國及美國市場。

  《碧藍航線》韓服和美服分別於去年的3月、8月推出,上線後該作海外流水持續走高。Sensor Tower統計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2月,《碧藍航線》已連續數月進入國產手遊海外收入榜TOP30。

  不過總體而言,日本玩家仍然貢獻了《碧藍航線》海外部分的主要收入。勇仕網絡在去年10月發佈的招股書顯示,《碧藍航線》上半年全球流水5.6億,僅日服營收就達3.36億元。通過七麥數據可以觀察到,這款二次元手遊今年在日本市場表現持續穩定。

  這一點同樣反映在勇仕網絡的這份年度報告中。作爲《碧藍航線》的聯合研發方(另一家研發商爲上海蠻啾),勇仕網絡3790萬元的收入由《碧藍航線》的日本發行商YOSTAR株式會社帶來,佔其全年銷售額的50.86%。其次是國服的代理公司上海幻電(bilibili),2645萬元佔到了勇仕網絡全年收入的35.47%,韓國發行商龍成網絡和YOSTAR的香港部分則分別佔比8.24%和4.89%。

  人員方面,勇仕網絡在職員工人數較2018年初時出現較大規模增幅。

  與此同時,勇仕網絡的研發費用亦相應增長。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較2017年增長98.93%上漲至1787萬元。

  除《碧藍航線》外,勇仕網絡還有一款自研自發的問答遊戲《貓咪掛機》。此外,勇仕網絡的官網顯示,其旗下一款名爲《PROJECT:08》的產品也正在開發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