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清朝,很多人的印象便是腐敗、腐朽以及愚昧不堪。事實上,確實如此,甚至於清朝的現狀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就以謝瓚泰來說吧,此人曾獻計清政府,但無奈於清政府不能慧眼識英才,只顧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更可氣的是,清朝的固守政策,並沒有爲自己帶來轉機,甚至還加速清朝的滅亡。

清朝本可擁有空軍,此人將圖紙獻給清朝被拒,無奈之下送給英國?

說到謝瓚泰,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他創作的《時局圖》。其實他除了這一偉大鉅作以外,還有一個驚世駭俗的稱號,中國首位飛艇設計師。謝瓚泰,祖籍廣州,生於悉尼,長於香港,精通多種語言。在其定居香港以後,便系統地瞭解了中國文化。隨後又在新思想的浪潮下,拜入孫中山麾下,也是廣州起義、惠州起義的重要參與者之一。謝瓚泰作爲孫中山的“文臣”,也是立下很多汗馬功勞。但事實上,謝瓚泰最初並不是一個反清志士,而是一位“救清能人”。

清朝本可擁有空軍,此人將圖紙獻給清朝被拒,無奈之下送給英國?

衆所周知,19世紀末期,西方國家通過工業革命,徹底脫胎換骨,走上一條靠掠奪致富的道路。在西方國家的掠奪之路上,很多國家對所謂的“飛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甚至於各個國家在不計餘力地投入財力物力,都想能領先其他國家一步。此時接受科學教育的謝瓚泰也不甘示弱,憑藉自己所學,終於在1899年製造出第一艘飛艇,並將其命名爲“CHINA”,懸掛大清黃龍旗,以此來表示自己的愛國之情。

清朝本可擁有空軍,此人將圖紙獻給清朝被拒,無奈之下送給英國?

謝瓚泰設計的飛艇的問世,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是一場史無前例的變革。甚至於可以說,是領先西方國家很多年的設計。飛艇的成功問世,讓謝瓚泰滿心歡喜。欣喜之餘,謝瓚泰將飛艇的設計圖以及說明書,獻給清政府。希望清政府能進行資助,並進行批量製造,屆時組建一支飛艇空軍,將不在話下。但清政府的反應,卻出乎謝瓚泰的意料。

清朝本可擁有空軍,此人將圖紙獻給清朝被拒,無奈之下送給英國?

甚至於,朝堂之中的很多人,都在嘲笑謝瓚泰,“飛艇空軍”,簡直是癡人做夢。清政府不僅不資助謝瓚泰,甚至還把此人當做一個笑柄。無奈之下,謝瓚泰向英國友人莫克西求助,兩人一拍即合,謝瓚泰便將飛艇的設計圖與相關設計方案全部寄往英國。1910年,倫敦博覽會上一艘飛艇的亮相驚呆世人,但此時本應爲“中國號”的飛艇,卻變成“英國號”。但與此同時,謝瓚泰也憑藉自己的努力,在1910年年初造出一架真正意義上屬於中國人的飛艇。自此,中國的航天夢便開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