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29 文字:778 副船長】

鬼子姜,每到秋天我會買來腌鹹菜,用鹽漬後用醬油泡上一個月,很好吃,脆脆的。——這是我對它的最基本、最原始的認識。

在營養課上,我認識了菊粉,知道了菊粉來自菊芋。於是,我又知道了鬼子姜原來還有這麼好聽的名字。

再查查資料,知道它來自於北美洲,是在十七世紀傳入歐洲後再傳入我們中國的。這東西很好活,野生即可,石縫下,山根下,亂石坡都能生長,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細細高高的,1~3米,其根為塊狀及纖維狀,開黃花(有點像向日葵)。這塊狀的根莖就是我們吃的「鬼子姜」。當然,它除了菊芋這好聽的名字外,還有一個名字叫「洋姜」,足以見得他是一個外來物種,就如同當年的洋煙、洋火、洋油一樣。

其實鬼子姜不僅能腌制鹹菜,還可以煮食或熬粥,也可以用來作製取澱粉和酒精原料。近年來,人們更看中它本身的低聚果糖的作用,用其做成菊粉,作為益生元保健品著實的火了起來。這也就引來了你要問的「鬼子姜能調血糖嗎?」這一話題吧!

低聚果糖不能被小腸吸收,但可以其到達結腸後,被結腸細菌分解,產生氫氣、甲烷、 CO2 和短鏈脂肪酸等,該過程稱為「發酵」。發酵還能合成一些維生素,並促進一些特定菌群的繁殖,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所謂「益生菌」。

近年來有許多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人的菌群特徵表現為功能失衡,有益菌減少,條件致病菌,如腸肝菌、某幾種梭菌含量增加。從這個角度來說,低聚果糖若能有調節血糖的作用,也就是說,從這個角度看,鬼子姜有可能具有調血糖的作用。

其實,更重要一點是:食用常有膳食纖維(低聚果糖)多的食物,其消化比較慢,消化後的葡萄糖進入血液也比較慢,餐後血糖也不會驟然升高,對血糖控制有利。另外含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可以延緩飢餓,促進胃腸蠕動,幫助代謝膽固醇、促進排便。

所以,無論鬼子姜是否調血糖,但至少長期食用對健康不益。但不是吃鬼子姜鹹菜(鹹菜會增加鹽的攝入,對血壓血糖的健康無益,甚至有害。)。


劉筱慧(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大連營養師俱樂部培訓部講師 王興國營養師特訓班四期班主任 科普營養原創作者) 歡迎大家關注、點評、點贊,隨便「噴」些什麼也好!我們愛營養,我們是靠譜的營養科普團隊。


謝謝邀請!

鬼子姜又稱洋姜,菊姜,中國大部分地區均有種植,特別是西北地區,東北地區。洋姜的根莖部富含澱粉、菊糖、果糖多聚物。現代研究發現,洋姜提取物菊糖,可治療糖尿病。對糖尿病起著雙向調節的作用。

國內的菊粉(菊糖)全部是從洋姜里提取的。菊粉和低聚果糖其結構明確,生理保健功能確切。菊芋也是提取低聚果糖的最佳來源,低聚果糖和菊粉具有超強的增值雙歧桿菌,改善脂代謝,提高免疫力、調節腸道健康,促進新城代謝,預防各種疾病的作用。

洋姜可煮食,腌制,熬粥,洋姜里類似內生胰島素結構的物質可以緩解尿糖。但是,洋姜也有一定的季節性。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可食用洋姜提取物菊粉(菊糖)來調節血糖要比單純的食物洋姜效果更明顯。


洋姜能否對糖尿病有效不得而知。但我感覺洋姜的吃法很單調、很簡單,只能腌著吃,且口感還很不錯。只是這種東西只要你種上一年,你想刨凈它,那是很困難的。我曾在小院種過一季,結果三年都沒刨乾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