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宋秉忠】

大陸中央搶在今年春節期間公布惠台31條,接著,各省級行政區也陸續公布具體的實施細則,在給予台灣人「同胞待遇」上,大陸中央和省方說到做到。

但大陸之大,即使在這互聯網的時代,一項德政也需要時間向下傳達、落實。你看:計畫生育已經廢止一年多的時間,但走在大陸農村還是可以看到牆上寫著「堅定執行計畫生育政策」的口號。

同樣的,有些對大陸同胞來說的「小事」,看在台灣同胞眼裡,卻有點不是滋味:網上訂了高鐵票,到了車站,大陸同胞拿著身份證到自動取票機刷一下,5秒鐘,就可以拿到車票,但台胞卻只能到櫃台前排隊取票;而且,只有上海、深圳等車站才有一、兩台專為台胞設置的自動取票機。

車站、機場為什麼不普遍設立台胞專用的自動取票機?或者是根本解決台胞證編號與大陸身份證不相容的問題?

還有台商在北京,想到Karachi,到巴基斯坦駐北京大使館辦簽證,第一關收件了,第二關卻被打回票,巴國官員說:「你們台灣不是中國!不能在這裡辦簽證。」

如果,北京能通告各國使館:台胞證等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台灣人持台胞證就可以辦理到各國的簽證,那麼像現在北韓旅遊正熱,台胞就可以拿著台胞證向北韓駐大陸使領館申請簽證,不用換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暫時護照」,然後冒著被台灣方面取消戶籍的風險。

這些都只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北京若能給予方便,那麼台胞才能真正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驕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