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傳說|6

  人們最初的圖騰崇拜,來自於蛇。廣博物志中說開天闢地的盤古大神‘龍首蛇身’;大地之母女媧娘娘‘人首蛇身’;三清四御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后土娘娘‘人身蛇尾’;水神共工人首蛇身。

  山海經中蛇的種類也非常多,什麼腹蟲、虺、蜴、蜮等等,當然,今天歪歪就和大家聊一聊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十大凶蛇,其中白娘子墊底,第3被后羿所殺,第1應龍都不是對手:

  十:白素貞——八仙得道傳

  溫婉美麗的白娘子,原本是一頭兇惡的洪荒蛇妖。八仙得道傳中說,白娘子是通天教主的截教門下,在於老君門人爭鬥中身受重傷。其時,有位漁夫救了她,白素貞轉世報恩時,先後害死家婆、親子,遭雷公、電母轟殺。

  通天教主聚來白素貞之魂,放入養魂袋千年以溫養蛇魄。又經過一千年的苦修,白素貞再次入世,於西湖找到當年漁夫的轉世身,即許仙,結下一段流傳至今的佳話情緣。

  九、八:長蛇、騰蛇——山海經

  山海經中說長蛇是一隻生於大咸之山的上古異獸,長蛇的身體表面上長着像豬一樣的毛,發出如木棒敲擊的聲音,以飛禽走獸爲食,一點都不挑嘴。

  騰,有升(到空中)之意,騰蛇,顧名思義就是會飛的蛇,故又名‘飛蛇’。淮南子中說騰蛇於空中興雲霧而遊時,若見地面有其他蛇,則猛撲而下,專食大蛇的腦袋,是其他蛇的剋星。

  七、六:化蛇、鳴蛇、——山海經

  山海經中說化蛇生於陽山,長有雙翼,聲音猶如嬰兒啼哭。化蛇是一頭爲人們帶來災禍的兇蛇,它若開口,必回給人們帶來洪災。

  鳴蛇和化蛇一樣,也是一條長着翅膀、且爲人們帶來災難的兇蛇,兩者不同的是,鳴蛇的出現,帶來的則是旱災。所謂:“見則其邑大旱”。

  五:肥遺——山海經

  山海經中記載,肥遺是生於太華山上的長有一個頭、兩個身子、四隻翅膀、六足的兇蛇。傳說中,肥遺擁有和旱魃一樣的神通,它出現的地方就會大旱,所謂:“見則天下大旱”。

  此外,肥遺還擁有一項藥用價值,即吃了肥遺可防止寄生蟲的危害,是上古人們有效的食療之一。

  四:九嬰,被后羿所殺——神話傳說

  上古神話傳說中,九嬰是一頭生於天地初分、長有九個腦袋的兇蛇。九嬰神通廣大,水火兼容;兇殘無比,最喜食人,且每次最少要食九個,一頭吞食一個。

  九嬰爲害甚深,堯帝乃命后羿誅之。疇華之野,后羿和九嬰經過搏殺,最終以連環箭法射出九箭,分別射中九嬰的九個腦袋,方將其射殺。所謂九嬰:“水火之怪,爲人害……被羿射殺於北狄兇水之中”

  三:虺蛇——淮南子

  虺蛇,即毒蛇的意思,即有毒的蛇,像含有劇毒的眼鏡蛇等的統稱,也被比喻爲惡人。詩篇中以虺蛇形容惡人:“他們使舌頭尖利如蛇.嘴裏有虺蛇的毒氣”。

  二:修蛇——山海經

  山海經中說修蛇生於巴國,也就是現今的四川一帶,修蛇又名巴蛇,青首、黑尾,食象,三歲而出其骨。人們常說的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由此而來了。

  一:相柳,應龍都不是對手——神話傳說

  相柳,又名相繇。山海經中說相柳是共工之臣,蛇身九頭,食人無數,其所到之處,盡成澤國,危害極大。爲了除去相柳,禹王、曾殺蚩尤的應龍、以及火正伯益都不是其對手,最後三人聯合纔將其擊殺。相柳死後,身上流出的血浸入地面,使得這片土地腥氣熏天,五穀不升,人們無法生存。最後禹王只好將相柳身死之地築成一座高臺,即五帝臺

  所以:上古十大凶蛇,白娘子墊底,第4被后羿所殺,第1應龍都不是對手。

  當然,神話就是神話,我們只從中領略一下古人非常了不起的想象力,是千萬不可當真的。

  歡迎關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