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是歷經萌芽、粗放式生長,在經過市場洗禮或兼併,最終達到理性、合規、可信賴的狀態,網貸行業亦不例外,如今的“出清”路徑,正是全行業正本清源的新契機。』

  南美洲熱帶雨林的蝴蝶扇動幾下翅膀,卻給美國帶來了一場龍捲風。蝴蝶效應理論或許也同樣適用於當前的P2P行業,近日某百億級平颱風險突發,再次將網貸行業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回顧網貸發展歷程,P2P網貸自2006年進入中國就廣受關注,隨着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的普及,網貸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從業平臺多達數千家。歷經十幾年的發展,網貸行業促進普惠金融發展,解決部分羣體信貸需求的積極作用已得到認可,另一方面,伴隨行業發展過快產生的亂象也遭受詬病。在合規監管升級之後,問題平臺持續爆雷,千萬出借人遭遇資金受損,網貸行業一時風聲鶴唳。網貸是否就此停滯不前?網貸到底還能不能出借?

  掌衆認爲,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是歷經萌芽、粗放式生長,在經過市場洗禮或兼併,最終達到理性、合規、可信賴的狀態,網貸行業亦不例外,如今的“出清”路徑,正是全行業正本清源的新契機。

  優勝劣汰是必然過程

  據網貸之家發佈的行業月報顯示,截至2019年3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1021家,相比2月底減少了22家。

  由此可見,歷經2018集中性爆雷的至暗時刻,網貸市場出清並未停止。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在監管堅持以機構良性退出爲主要工作方向的大背景下,在備案穩步推進過程中,出清過程還將持續。

  近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在出席博鰲論壇時就表示:“對於互聯網金融的整頓,是我們國家在幾年前確定的一個工作目標。迄今爲止正朝着這個目標推進,這個目標非常清晰,就是壞人堅決清除出去,好人讓他依法運行。”

  大量平臺淘汰出局,是網貸行業新秩序建立的必然結果。經過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引導,網貸准入門檻逐漸提高,伴隨着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網貸全行業也謀求由“量”到“質”的轉型,各家平臺進入到拼合規、拼服務、拼資產、拼風控等硬實力的競爭階段,諸如掌衆旗下掌衆財富此類擁有核心競爭力的網貸平臺從未停止成長,經歷大浪的沖洗之後更顯優質本色。在行業環境趨緊的形勢下,掌衆財富保持了穩健發展態勢,據第三方數據顯示近期掌衆財富成交量躋身全國20強。

  業內人士表示,任何創新的事物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電商、團購、網約車、共享單車都是如此,最終留下來的是用戶體驗佳、服務態度好的平臺。不同的是,行業不同決定了成長週期的長短,網貸作爲新金融力量,其成長會更爲複雜,歷經的過程或更持久,因此,網貸行業正是處在自我淨化和自我淘汰的階段,出借人與從業機構對於網貸行業的發展,更要理性對待。

  保障出借人權益是關鍵

  綜合近期對於網貸行業的爭論,“網貸是否再度爆發雷潮”的話題被熱議,雖然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但又一個百億級平臺倒下,對行業產生的影響不可低估。

  網貸在優勝劣汰過程中,遭遇問題平臺最先受損的是出借人,如何保障出借人權益是關鍵問題。對此,金融監管部門逐步完善網貸退出機制,創新退出方式,引導平臺有序退出。近日,深圳推出網貸平臺良性退出指引,首次引入網上投票表決系統,利用人臉識別、區塊鏈以及智能催收等新技術,有效解決網貸行業一直存在的出借人過於分散、出借人身份認證、重大事項共識難以形成等痛點和短板。

  掌衆表示,網貸平臺作爲市場主體,應積極發揮自身力量,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既要保護平臺出借人的權益,更要爲整個網貸出借人考慮,引導行業規範健康發展,重塑行業信心。

  “夫唯道,善貸且成”,2018年10月,針對在問題平臺受損的出借人,掌衆特別推出 “善貸計劃”,該計劃是針對問題平臺出借人真實需求推出的幫扶計劃,主要提供救急資金與法律援助兩個方向的服務。據該計劃負責人介紹:“推出這項幫扶計劃,起因是掌衆自己有員工也在這次雷潮中因出借其他平臺被雷,損失嚴重,影響到工作和生活。所以,掌衆首先針對自己的員工以及掌衆自己的註冊用戶推出了這項援助活動。在問題平臺遭受損失的出借人提供相關資料和證明,通過風控審覈,可獲得低息/免息救急金,以及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2018年12月起,掌衆聯合北京海潤天睿律師事務所、北京市一法律師事務所、北京中簡律師事務所等國內一流律師事務所的多位專業律師,進行長期線上免費法律諮詢。

  “市場上有大量急需短期週轉資金的出借人得到了善貸計劃的借款,有更多的出借人在掌衆與律所合作提供的法律援助服務中得到了有效的信息與法律指導,掌衆通過對大量申請善貸計劃用戶的電話回訪發現,很多用戶申請到了善貸計劃救急金用於支付自己或家人的醫藥費等一解燃眉之急,解決了暫時的資金週轉困難。並且自2018年10月掌衆發出第一筆善貸計劃款項至今爲止,已申請到善貸借款服務的用戶每月的還款全部準時到賬,掌衆與用戶之間已形成了彼此信任的關係。”掌衆方面表示。

  加強出借人教育迫在眉睫

  作爲網貸出借者,避免踩雷,避免因恐慌帶來擠兌問題,是網貸出借應必備的常識。

  P2P網貸容易發生的三類風險,第一,平臺的資產質量問題。部分平臺是一些大額標的,風險相對較高,容易集中爆發問題;還有部分平臺是虛假標的,仔細甄別即可發現問題;第二,平臺產品的贖回時間。平臺有類活期產品時,一旦流動性緊張,容易發生擠兌事件;第三,出借資金是否放在銀行存管賬戶。一般來說,平臺規範化運營都必須有資金存管銀行,出借前可查詢平臺的存管行是否通過測評,列入白名單。

  掌衆表示,網貸行業無論處於任何發展階段,防範風險都是各平臺的重要內容。對於保障出借人合法權益,不僅是網貸平臺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也是構建有序、健康網貸環境的必經之路。未來,平臺將持續做好出借人教育,持續做好出借人權益保護,培育良好的市場環境。

  從全產業發展來看,互聯網金融的出現適應時代發展規律,符合人們追求多樣化資產配置的市場需求;互聯網金融作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金融行業的基礎實踐和應用案例,從事實上豐富了國內資產配置市場產品類型,填補了傳統金融機構服務小微、邊緣羣體市場的空白。在監管後時代,隨着網貸行業合規備案的塵埃落定,以及我國信用體制的逐漸成熟,網貸行業將走向正規,行業將會擁有更爲健康的發展。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