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潭   

相信很多新店人都跟我一樣,對碧潭有著一種難以割捨的特別情感。新店溪在這裡優雅地展開,留下了一個美麗的身段,深扣著新店人的心,也吸引了許多外地人欽羨的目光。在整個台北盆地裡,或許只有碧潭的山光水色擁有如此的魅力。

 

早在1920年代,碧潭就名列台灣的八景之一而廣為人知,這裡的美景也引來無數的文人雅士來此遊觀吟詠。為碧潭渾然天成的景致,更增添了幾分人文薈萃的氣質。

 

記得在我幼年的時候,碧潭就已是個頗負盛名的觀光景點。河岸與吊橋上遊人如織,水面上輕舟點點。那時的新店溪潔淨清澈,水中游魚不絕。這也是碧潭在我心中最初的美好印象。

 

然而歷經台灣經濟起飛,人口快速增加的輝煌年代,許多地方也因為污染加劇而漸漸失去了原來的怡人風光。很可惜,碧潭也不例外。作為碧潭靈魂的新店溪不再清澈,許多居住其中的原生魚種也逐漸絕跡。碧潭再也不是我心中原來的那一片碧潭了。

 

捷運淡水新店線貫通之後,讓我們新店人的失落感更加強烈。在捷運線的兩端,同樣以風景著稱的淡水與新店,淡水的漁人碼頭成為各方遊客的新寵,而我們的碧潭呢?誰還記得這裡曾經是什麼台灣八景?只知道這裡是個遊民出沒、自殺與溺水意外頻傳、河岸上景觀破敗的沒落風景區而已。

 

其實歷年來對於碧潭都有一些整建計畫。東岸的河灘原來布滿大大小小的卵石,有其天然的韻味,但河床深淺不一,隱藏著許多可怕的暗流與漩渦,也因此奪走了許多戲水民眾的寶貴生命。後來鋪設了水泥,雖然解決了部份問題,但也從此犧牲了原始的景觀。而且引來許多違法攤販聚集,缺乏管理之下,看起來雜亂無章。

 

在我決定參選新店市長之初,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碧潭。我不敢奢求碧潭完全恢復昔日的美好,只希望能盡自己的能力引起更多人的重視。因此,在我有幸當選,尚未就任之前,就急著到當時的縣政府和中央政府主管機關奔走,為碧潭的起死回生匯集所有可能的力量。

 

皇天不負苦心人,縣府和中央賞了我這個當年的未來市長一個很大的面子,同意了大碧潭的再造計畫(新北市水利局有關於這個計畫的說明:http://www.wrs.ntpc.gov.tw/web/SG?pageID=31112)。更重要的是,這引起許多鄉親們重新拾起對於碧潭的重視,紛紛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成為日後改造計畫的重要依據。而縣府和中央體認到民眾的期盼,除了應我的要求提撥預算之外,也主動對於再造工程進行設計、規畫與施工。

 

當我以一個見證昔日碧潭昔日風光的老新店人,看到這個夢想就要啟動,不禁激動萬分。在市公所的能力範圍內,我們盡全力配合,以求各項規畫如期完成。這並不是個輕鬆討好的工作,光是攤販的拆遷,就要克服許多阻力。除此之外,更有許多其他不為人知的辛酸。但為了我和許多新店人心中一直放不下的碧潭,再棘手的困難也要克服,再深重的誤解也得容忍。

碧潭攤販拆除    

從「大」碧潭再造這樣的計畫名稱,就知道這不是只是在碧潭敲敲打打而已,其中還有很多相關的工作,包括新店溪的整體整治。也許一般人看不到表面的效果,但卻是讓碧潭再現美景不可缺少的一部份,而且還是更為浩大的工程。

 

然而就像許多重大的工共建設一樣,碧潭的再造成果不見得讓每個人都滿意。有許多人不斷積極建議新的建設,有一些人批評縣府的規畫結果不如他們的預期,還有人不諒解過去幾十年來碧潭累積的問題不能一次完全解決。但不管如何,這都是好事。我認為所有的意見與建議都是出於善意,充滿著大家對於碧潭的關心與憐愛。我原先只擔心大家對於碧潭默不關心而已,還好現在看起來這個擔心是有點多餘了。

 

不管今天的碧潭的風貌是否能讓每一個人滿意,但至少我們讓她變得清爽美觀,讓這裡又成為一個歡迎大家親近的地方。我自己也愛來這裡散散步、划划船、騎騎腳踏車,也常常參加不時在這裡舉辦的各項藝文活動。在這裡,我們又找回了許多新店人的活力與熱情。

 

但這些成果絕對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機關到民間團體,有無數人為了碧潭的美好,貢獻出他們的心力,無論是有形還是無形的。身為對這裡充滿眷戀的新店人,我只有深深的感謝而已。我寧願在這樣的過程中像他們一樣當個耕耘者,而不是收割者;當個責任的承擔者,而不是批評者。

 

前幾年,就在大碧潭再造告一段落的之後的一段時間,我看到了一則報導:消失了二十年的和尚魚又在碧潭重現蹤影,這是水質改善的一個客觀指標(請見這裡:http://waterwatch.ngo.org.tw/node/9968)。有些努力已經慢慢看到了成果,但這樣的努力不該停止。碧潭還要更好,新店也還要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