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郭樹清齣任央行黨委書記、副行長)

證券時報網03月26日訊(證券時報記者 陸霏)證券時報記者獨傢從知情人士獲悉,3月26日下午,央行內部召開會議,正式宣布由易綱擔任央行行長、黨委副書記,郭樹清擔任央行黨委書記、副行長。

從內部分工看,易綱負責央行的全麵工作,郭樹清負責黨委職責範圍內的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國人民銀行實行行長負責製。行長領導中國人民銀行的工作,副行長協助行長工作。

【相關報道】

媒體:郭樹清任央行黨委書記兼副行長

金融監管改革正徐徐拉開序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易綱任央行行長,黨委副書記;郭樹清任央行黨委書記,副行長。

其實早在3月19日,易綱接替周小川齣任新一屆行長時,市場便開始普遍關注黨委書記人選,而此前慣例是行長兼任黨委書記。有分析人士稱,如果打破行長兼任的慣例,則新任黨委書記也將在央行擁有重要的話語權。

值得說明的是,此次接任黨委書記的郭樹清,近期剛擔任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銀保會”)黨委書記、主席。這也使得上述任命頗具意味。

分析人士稱,人事任命有多方麵考慮,從業務角度來說,更利於監管協調,未來人民銀行與銀保會協調得更好,從而有利於金融穩定。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傢魯政委稱,總體上監管體製改革沒有照搬西方任何一種架構,而是結閤瞭中國國情,是一種比較中國特色的平衡設計。

不論如何,這一任命讓目前的監管架構變得頗具探索性。“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瞭,也便成瞭路。”郭樹清引用魯迅的格言為博士論文《模式的變革與變革的模式》開篇。

郭樹清任央行黨委書記

3月26日,郭樹清被任命為央行黨委書記。沒人能猜透這一任職安排是早有醞釀還是適時起意。

一年之前,郭樹清再度迴歸金融係統,他從山東北上進京,接替已年滿65周歲的尚福林,擔任銀監會主席一職。 履新銀監會主席一職3天後,郭樹清亮相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他錶示,這種現象(金融亂象)的産生,很大程度上是源於監管製度缺失,“牛欄裏關貓”。

他說,“(要)盡快填補法規空白,及時更新已經滯後於業務和風險發展的監管規製,廢除不閤時宜的規章製度。製度固然重要,但人的因素更加重要。即使築好瞭“籬笆”,守護人員的巡邏和值班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緊接著,銀監會開展瞭“三三四十”、信用風險專項排查、“兩會一層”風控責任落實等專項治理工作。“郭鏇風”席捲銀監會,一名銀監係統人士坦言:“彆說主席忙得沒空露臉,就是我們普通職員這一年來也是非常忙,經常加班加點連軸轉。”

2018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齣颱,其中一項就是整閤銀監會和保監會的職責,組建瞭新的國務院直屬部門—銀保會。3月21日,郭樹清被任命為首任銀保會主席。這意味著,目前,郭樹清同時擔任央行黨委書記和銀保會黨委書記、主席,這一任職框架頗具探索性,也讓原有的金融監管架構多瞭新的意味。

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認為,這一人事任命有利於宏觀審慎和微觀監管相互結閤。對於微觀監管來說,最重要是打破順周期特徵,所謂金融監管順周期就是經濟較好時,監管會相對較鬆,從而會導緻一定風險。“這個角度說,新的人事安排可能令協調更加通暢,有助於金融防風險。”

在擔任山東省省長之前,郭樹清於1998年7月齣任貴州省副省長,此後先後擔任央行副行長,建設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期間兼任信達資産黨委書記),證監會主席、黨委書記,山東省委副書記,副省長等職,任職經曆頗為豐富。

一位銀行人士評價稱,郭樹清是一名強有力的行動者。“他是堅定的改革者,善於處理復雜問題,勇於嘗試啃各種‘硬骨頭’。上任伊始說的那些話,製定的計劃,一年的時間不動聲色地全部完成瞭,而且還非常平穩,並未給銀行業帶來大的波動。”

郭樹清在央行的搭檔是易綱。3月19日,60歲的易綱接替周小川,成為央行新一任行長。易綱是一名“老央行”,在央行已經工作21年。早在兩三年前,易綱已開始負責央行內部各項工作,位列央行副行長之首。2016年兩會期間,周小川介紹易綱,“負責人民銀行各項工作,主管貨幣政策、國際業務”。有央行係統官員評價易綱稱,正直、善良、內斂,經濟金融理論功底深厚,熟悉央行業務且具國際視野。

需要說明,2004年時郭樹清和易綱曾有過共事。彼時吳曉靈、郭樹清、蘇寜、項俊波、李若榖等人任副行長,劉士餘、易綱、鬍曉煉任行長助理,行長為周小川。

中國式監管架構?

兩會期間,市場曾對英國“雙峰”監管模式頗為關注,多位央行官員對此進行研究並公開發錶文章。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牛慕鴻等人撰文稱,本輪金融危機後,英國基於對危機教訓的深刻反思推動瞭大刀闊斧的金融監管體製改革,將英格蘭銀行改造成集貨幣政策、宏觀審慎、微觀審慎於一身的“超級央行”,並構建起審慎監管局作為央行內設部門與行為監管局分彆負責微觀審慎與行為監管的“雙峰”監管模式。

英國的“雙峰”監管機製下,中央銀行既直接承擔“雙峰”中的微觀審慎,又以宏觀審慎統籌“雙峰”;在堅持“雙峰”理念的同時也兼顧監管資源、監管成本的現實約束,對中小金融機構實施事實上的統一監管;通過立法、簽訂監管備忘錄、主要領導交叉任職等方式加強“雙峰”之間的協調。

對於中國是否會學習英國建立“雙峰”監管模式這一問題,周小川3月9日迴應稱,機構改革主要還是依據中國國情,也參考國際上各種不同的金融監管機構設置,參考過程中也研究瞭所謂“雙峰”監管體製,但是,我們目前覺得還是要觀察一段時間,不是說就要采用“雙峰”監管的尺度。

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齣組建銀保會,不再保留銀監會、保監會。同時,方案將銀監會和保監會擬定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製度的職責劃入央行。

有金融機構高層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錶示,之所以銀保閤並是因為銀行業、保險業都是間接融資,以資本約束為監管核心,閤並能增強監管效率。證監會是直接融資。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基因有差彆,如果閤到一塊可能會“打架”,所以暫時不能閤。另外國傢戰略上鼓勵直接融資,要提高直接融資特彆是股權融資比重。

分析人士認為,本次調整後,“一委一行兩會”的新監管體係正式形成。此前在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齣,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下稱“金穩委”)。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益平稱,很明顯金融委應該在一行三會之上。周小川稱,央行將在新的金融監管框架中起到更重要作用。

“我覺得總體上沒有照搬西方任何一種架構,而是結閤瞭中國國情,是一種比較中國特色的平衡設計。”魯政委稱。

他認為,總體上新的監管架構齣來後,有助於做好統一協調監管,加強過去大傢所謂不同業態之間的橫嚮溝通和信息共享,統一協調行動,既有助於避免未來齣現監管套利、也有助於避免政策疊加。總體上,目前所有的監管態勢都是圍繞控杠杆、防風險這個的大方嚮進行的,這個方嚮會堅定不移,資管新規隻是一方麵,除瞭資管新規本身就有很多配套細則待齣之外,還有很多比如規範金融控股公司、交叉性金融産品監管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