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am_2.38472042.jpg

最近在倫敦的設計博物館(The Design Museum)有一個很特別的展覽,叫做「Beazley Designs of The Year 2018」。

展覽的內容充滿許多前衛、有趣的點子,它集合了大家對未來的想像跟創意,希望將這些點子化成對環境有利的策略。

我注意到其中一個展項叫做「A boot for Mars grown with human sweat (用人類汗水做成的火星靴)」,非常有意思,跟大家分享。

 

這個作品是來自一個合作研究計畫,英國倫敦,中央聖馬丁未來材料研究所(Central Saint Martins UAL Material Futures) 

以及學校內部一個研究單位名為「設計與共生系統研究室( The Design and Living Systems Lab ),二個單位共同的研究與創作。

 

英國這幾年在許多產業的教育上,從過去講求「型」與「美」,近年更加投入「環境」與「材料」的研究上,

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奇妙點子跟研究,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當許多人還執著在「鞋子怎麼做」、「什麼鞋款比較美」,

在這個世界的另一端,有一些人已經開始著手進行研究,怎樣讓鞋子這樣的民生用品,

對環境更友善、對世界更有意義。

 

說說這火星靴吧!

它的材料用的是菌菇類的纖維 + 人的汗水,目標要用比較自然的方式去產出可以用來穿的材料,

我試著去找尋他們如何培養這樣的菌以及結合人類的汗水,但卻一無所獲。

我猜測,這應該是學校裡面的長期研究內容,因為屬於「概念」,所以不便對外公開他們怎麼做,除非它正式變成學術研究,並且公開發表,

否則,應該短時間內很難真正知道,到底要怎麼讓人的汗結合菌菇變成天然皮革。

 

因為是概念鞋(概念材料),他們運用3D列印的技術,簡單的將鞋底印出成形,這樣可以快速地解說這雙靴子成形的樣子,讓人更好想像。

這份研究的重點是材料,並不是鞋子的形體,所以我覺得用3D列印已經是快速又簡單的方式,至於它的外觀則不是我在意的重點。

 

MarsBoot-feature-image.-Photo-credit-George-Ellsworth.jpg

MarsBoot-front.-Photo-credit-George-Ellsworth.jpg

MarsBoot-section-view-Photo-credit-George-Ellsworth.jpg

MarsBoot-Sole-detail-3D-printed-auxetics-Photo-credit-George-Ellsworth.jpg

MarsBoot-components.-Photo-credit-George-Ellsworth.jpg

動物的皮革並不是不好,它的問題主要來自加工過程對環境的汙染,那些傷害是對人體有很大負面影響的。

像是,皮革加工的化學藥劑、藥水排放、進入土壤後對人體的影響、環境的傷害...等,

台灣這些年來,皮革加工廠紛紛出走中國,倒也不是因為台灣政府對環境開始有了瘋狂的行動,想要讓大家過更健康的日子,

他們走道對岸去,主要是成本的關係。

也好! 台灣少了這些工廠,我們的健康或許也少了一些威脅。

只是前陣子我又在台灣的新聞上看見有工廠違法排放皮革加工的廢水,就發生在今年2018年而已。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這個連結

看了讓我挺傷心,但回頭一想,30年前的台灣,當時鞋業正興旺時,誰又在意這些工廠排不排放廢水? 

而我們又被這樣的問題,影響了多少年卻不自知?

 

這個展覽提醒了我,當你有更好的方法時,你也知道它可以對環境少一點傷害,實在應該要努力讓它落實。

 

如果你有興趣也有時間看看這個研究在做什麼,你可以參考以下二個網站 (英文):

http://materiability.com/portfolio/caskia/

http://www.clotmag.com/liz-ciokajl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