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排2017年被低估的影片列表,《Mother!》一定位居榜首。

在觀影之前,筆者並不了解整個故事到底是在講什麼,幾個預告片看下來,也總都是不知所云。但出於對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的信任,這部影片也都一直在「必看列表」中佔有一席之地。

如果說觀眾對恐怖電影都有何預期,那就是在影院感到完全的意外,眼睛瞪大,驚呼到下巴都合不上。那麼《母親!》就是這樣一部驚悚電影,可以說是驚悚片的傑作。

電影故事是這樣的,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與哈維爾·巴登是一對隱居夫婦,在荒野中的別墅里,詩人巴登潛心創作,但始終交不出作品,大表姐則是他「三從四德」的妻子。

因為幾年前的一場火災,房子裝潢全毀,於是大表姐終日無他工作,專心修復房間至原樣。直到詩人巴登的狂熱粉絲上門拜訪。

巴登將這個男人留宿在家,卻給大表姐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麻煩。很快這個男人的妻室也來到他家,浪蕩的妻子,反目成仇的兒子,一系列的意外使本平靜的鄉村別墅變得越發詭異。

就在大表姐惶恐之時,詩人巴登從這一系列的悲劇中譜寫出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詩歌。從此整個房子就不再是隱居的家園,而是狂熱粉絲參拜的神廟。懷孕的大表姐無法掙脫這樣的噩夢,於是在噩夢中被分解。

整部電影都沒有給角色命名,演員本身便是角色。但仍然絲毫不影響敘事節奏,且因為故事本身就充滿了各類隱喻,對敘事清晰度的犧牲也無可指責。詹妮弗·勞倫斯在電影中的表演更加無可挑剔。

導演阿羅諾夫斯基將特寫鏡頭對準了大表姐。她被打了蠟的美貌填滿了屏幕,迅速的將她不得不強忍控制住的不安與不悅推送到觀眾眼前。巴登的特寫也同樣充滿諷刺:以男性標誌性的自信笑容來回應對她的憤怒、抱怨,把她當作一個無法理解的孩子,而自己則是宇宙的中心,因為他的詩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母親!》某種程度上與《摩門書》很像。都是關於一個新宗教的誕生所帶來的非理性的荒謬,虛榮和名人追捧。亦或者,這是一個機具諷刺意味的婚姻意象,以及來自一個自負的老男人能給你帶來的羞恥。但是,也許這只是關於無政府主義的毀滅性的討論,使你時而反胃,時而瘋狂。

「恐怖」這個概念是可笑的,荒唐的,而喜劇是令人意外和熱絡的。《母親!》作為驚悚片,不愧是今年令人反覆思考的佳作。


過度暴力,劇情極致,隱喻十足。無論當作宗教信仰或是美帝信仰,都是很強烈的暗諷。珍妮佛勞倫斯奉獻了無法忘懷的一次演出。如果你看到差評,不是因為它爛,而是因為它讓人不適,充滿爭議性。maybe這部可以成為傳世經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