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考慮到大家可能還不清楚評審具體會怎樣給參賽作品評分,評審自己也需要試評一下看看反應,故經參賽者Doctor Quin同意,將其來稿以及評審的意見、評分刊出,供大家參考。如有疑義歡迎提問,也希望參賽者可以再接再厲。

Doctor Quin作品

標題:空蝶游墨

曲名:幽雅に咲かせ、墨染の桜

原作者社團:K-waves Lab

專輯名:幽かのたまゆら

歌詞文本:

(00:04-00:11)水中月,鏡中花,杯盞盡 言歡

[胡:何以用」盡」?]

(00:12-00:21)破千軍,踏迷惘,天地忽變換

[胡: 所指不明,不能明確看出是指白樓樓觀,亦不知在這裡提白樓樓觀有何意義,以至"忽變換"鋪墊不足,無法接起上句的杯盞。]

(00:21-00:28)MUSIC

(00:29-00:35)金烏嘯,桂兔奔,星辰化手談

(00:36-00:43)千松間,萬櫻上,踏雪亦無痕

(00:44-00:51)聚群芳,問綠樹,何處尋真幻

(00:52-00:59)玉涼涼,白茫茫,風中作煙散

[胡: 這幾句只是零碎地拼湊了一些意象,看不出注釋裡所說明的事跡,"尋真幻"、"作煙散"這類的點題之筆也太草率模糊,看不出背後有什麼思想。]

(01:00-01:13)MUSIC

(01:14-01:22)獨坐漁台,夏蟲不語,都似那冰雕一般久便成灰

[胡:第三句節奏不合不能唱。注釋裡指出了一分咲、三分咲這些關連,首先這種關連無意義且無必要,再者這裡字面上也看不出。最主要的,這三小句的正反合經營不佳,生生跳出一個漁台又一個夏蟲,卻又硬硬都變冰雕,組織不起連續而有條理的意象。]

(01:23-01:30)宮羽之外,斷連問道,卻在那虛實當中左右為難

[胡: 我有學易,都沒看出斷連是指八卦,更別說一般人了,此類罕用典故除非上下文有明指是在講易學,否則最好別用。這裡前兩句也不足以解釋第三句的"卻"到底是怎樣一種前提。]

(01:31-01:37)九重天上,北斗鉤穹,笑問這蒼天翻湧孰是孰非

[胡:先是無奈如冰雕成灰,再是左右為難那樣煩惱,到這裡突然又望著星空笑了,這轉得太硬,雖可研判是故作瀟灑、強顏歡笑,但鋪陳不善,笑字用得太惹眼,乍看還以為她是真的瀟灑,造成違和。然後雖問孰是孰非,但這糾結的是什麼往事呢?什麼樣的往事呢?完全無法由前文得知一二,即使說是原設裡的故事,也不知道具體是在講什麼。]

(01:38-01:46)紫氣東來,遠望西山,還有這相惜之約仍未斬斷

[胡:紫氣東來此成語有特定涵義和典故,不能隨便用來指東方。可以套在八雲紫身上,但要看場合。這裡和西山這個普通的名稱搭起來,不知所謂。第三句可以看出是講千年組的情誼,勉強能兜起前三行的牽掛,但整體看起來還是過於散碎。]

(01:47-02:01)啊——啊——遙望著森森白玉在弘川——之上——,仍有黃泉款款——

[胡:節奏不對,文理不通。不寫怵人的白骨而寫白玉,可以,但和森森這形容詞一配,更為詭異。用款款來形容黃泉倒是頗具創意,有幽魅之美,但這裡唱起來和高揚的曲調並不搭;弘川這個地名也用得突兀,與其在此硬用原典,不如不用。整句寫的這場景,是個什麼畫面?畫風是接續前文的還是突變的?都不明。於是只有"森森白玉"最惹眼,意味因而更不明。]

(02:02-02:18)忘憂煩,理還亂,一花一念觸及皆作鳥獸散,雪漫漫,清酒一壺都與魂還

[胡:整行文意皆不夠通順。"都與魂還"文理不通、節奏不對(此處旋律音節較多)]

(02:19-02:33)MUSIC

(02:34-02:42)桑梓地,海天巡,問君何時還

(02:43-02:55)此岸間,彼岸邊,無處不青山

[胡:結語用伊藤博文詩的典故不知何謂,即便不管典故,這樣一種「怎樣都好」的瀟灑作派也太草率大路了,這麼簡單就把前面帶出的一切都抹平,並且也看不出有什麼成長或者更深的感悟,那麼這整闋詞又有什麼意思?]

(02:56-03:01)MUSIC

附錄:

一、詞表

水中月,鏡中花:鏡花水月。

破千軍,踏迷惘:樓觀劍破千軍,白樓劍斬迷惘。

金烏嘯,桂兔奔:金烏指日,桂兔指月。

星辰化手談:指妖夢與靈夢對戰時候的格局宏大,以天地星辰為棋盤的博弈戰鬥。

千松間,萬櫻上:松指代生的含義,櫻指代短壽和死的含義。

踏雪亦無痕:踏雪無痕常用於形容速度快,這裡指妖夢的速度。

聚群芳,問綠樹:群芳指花,綠樹指樹木,這裡的意思是收集春度。

何處尋真幻:與下一句皆指想要西行妖開花的夢想實則是虛幻的。

獨坐漁台,夏蟲不語:獨——一,夏蟲——三,符卡的一分咲,三分咲。

宮羽之外,斷連問道:漢五音——五,斷連指八卦——八,符卡的五分咲,八分咲。

九重天上,北斗鉤穹:九重天上——十,北斗——七,餓王劍「餓鬼十王的報應」,天界劍「七魄忌諱」。

[胡:講求這種關連有何意義?在沒必要的情況下硬湊,就犯了「點將錄」的弊病。]

紫氣東來,遠望西山:東西二極,二天一流的境界。指妖夢的雙刀。

森森白玉在弘川:幽曲「埋骨於弘川」。

黃泉款款:幽雅「通向黃泉的誘蛾燈」。

一花一念:一念無量劫。

清酒一壺都與魂還:指返魂。

桑梓地,海天巡,問君何時還/此岸間,彼岸邊,無處不青山: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

西鄉隆盛(1828.1.23~1877.9.24)

二、寫作立意和感想

幽靈本身是虛幻縹緲的,幻想鄉的春雪異變若是成功便是一個悲劇。幽幽子的身世及其原型亦是悲劇,所以實際上墨染櫻的原曲便是一場極致燦爛的,如同煙火的悲劇演出。

而我這般填詞的打算,首先是融入了妖夢的角色,因為我想把這首歌的範圍不僅僅限定在幽幽子身上,而是包含整個白玉樓。

[胡:說融入妖夢的角色,但是提示不足,看不出來。或可用視頻畫面輔助,但這就不是歌詞本身的能為。 ]

在一開始就說明了,一切都是虛幻的,就像南柯一夢一般,幽幽子不過是在虛幻中去追求著浪漫,即使這浪漫會讓她身殞。所以落得「白茫茫一片真乾淨」

而第二段歌詞峰迴路轉,因為春雪異變實際上靈夢阻止了西行妖盛開,所以歌詞中提到了「相惜之約仍未斬斷」。這裡不僅僅是指妖夢的一片忠心,也指幽幽子被「留」了下來。

最後三句則是指白玉樓遁入了幻想,幽幽子也「返魂」了,空明的蝴蝶在墨中遊盪,最終找到了歸宿,借用西鄉隆盛的詩想要表達的是我自己的意思:留戀在過去留戀在浪漫之中的時候也要小心毀滅了自己,若是達到空明的境界,看開了一切,便能不懼生死,溫酒一壺坦然面對生活。

評審意見(胡)

一、基本分(60%)

1. 文辭是否通順、表意是否完整流暢(20%)

用詞大部份可解,小部份不通,給分8%;全詞構句散碎,不能充分發揮原曲自帶的正反合、起承轉合結構,只能大致看出一些模糊的意味,給分2%。總得分10%。

2. 文字韻律與樂曲節奏的配合程度(20%)

大部份三言、四言、五言的句子是無難度地對上了,但後面改用白話的長句就對不上而不能唱,出錯處一共6行,每行扣2%,給分8%。

3. 歌詞聲調與旋律的配合程度(20%)

大部份都能配合得不錯,這點必須稱讚。本來可以給滿分,但因為有節奏不對的句子,都不能唱了,也就談不上聲調的配合,故姑且給16%。

二、進階分(40%)

1. 立意-主題是否有清晰完整的表達;思想是否有高度或者創意、趣味(10%)

都沒有。看在勉強有帶出「牽絆」這個題目的份上,給分1%。

2. 修辭-用典是否精當;唱起來是否能達到「聲情與文意合」的效果(10%)

用典生硬,好在尚不太離譜;聲情與文意在前兩段也尚可達到不錯的配合,但後面就不行了。給分4%。

3. 抒情-感染力或說服力(10%)

大致有渲染出一個宏大又淒清的氛圍,但不經細看,這個場景的情節、思想還沒傳達完,又跳到下一個地方了,最後用一句和稀泥的「無處不青山」作結,更是讓此前種種盡數落空。整體看來實在無法達到此曲能有,或者作者所期望的效果。給分3%。

4. 「東方性」-與原作的呼應,對原典的發揮,能讓圈內同好起到的共鳴(10%)

有呼應原作,但頂多是用簡化的短句複述了一下原典,沒能做到精巧的貫串、精到的解釋、精緻的發揮,也就很難談共鳴。給分5%。

三、額外加減

1. 實際用場-能充份配合Live活動、作品宣傳,或在一部作品的特定場合派上用場者加分(最多5%)

無。

2. 原創性 - 立意、造詞新穎並且合宜者加分(最多5%),照抄太多既有作品、台詞、流行語者扣分(最多5%,所以你還是可以整首都抄書,但須註明出處,否則經查明將不予錄取)

襲用典故多了一點,還不算太多,不予增減。

3. 文體- 勉強使用不適當的文字風格者扣分(最多扣10%)。

原曲的三三五、四四X句式從直覺上就適合文言句法,雖然全依此節奏可能有失靈活,但可用後段的長句來稍作調劑。作者在長句部份就稍微轉向白話,可謂合宜,雖然實際上他並沒有填到恰好,但一碼歸一碼。本項不扣分。

4. 其他個人喜好,最多加3%。

無。

總得分:47。

總評與建議:

幽幽子的故事,和幽靈、冥界、櫻花這些名物,生死、牽絆、眷戀這些命題,是極有鮮明的「日本性」的。我們要在這上面作文章,首先要考慮的是:我有沒有把握到它原本的精神意蘊?我「中國式」的思想和語文,談起這些來,有哪些異同?我是要忠於原著呢,還是要把它講得中國一點呢,又或者要從其他角度來引出什麼不同的想法?

我們要作的是華語,如果要忠於原著,那就宜用不沾太多中國古典文學典故的中文(除非那恰好是日文原典也照用的),把其中的意蘊帶到,這便意味著你要盡量少套用既有的成語,而要從頭設想畫面,鍛鑄詞句。如果要中國化一點,或者變成其他風格,那麼敘述的主體就該考慮使用你的旁白、評述視角,而不用幽幽子或妖夢的第一人稱視角,以免混淆。

我們可以感知的一個主要矛盾是:往事應該看淡,執念應該超越,然後幽靈可以超生;可是現世和記憶中都還有太多令人眷戀的美好,怎麼辦?很多淒美的鬼故事就是圍繞著這樣的糾結來展開,問題解決以後女鬼就要消失了,最好也只能轉世投胎再做你老婆、女兒;真實一點,就是全部歸於白茫茫大地真乾淨。而《東方》給了一個更孚人意的解決方案:造出個幻想鄉和冥界,把現今的狀態保持住,透過異變表演一下你的故事,然後就可以在這個任你持續多久都行的日常宴會裡得到一席之地,大家都能輕鬆同樂了。

這對我們作詞來說,就是一個問題:你要寫得跌宕起伏、悲苦淒迷、劇力萬鈞呢,不符她們現在的狀態,容易用力過猛,顯得突兀;你要跟著輕鬆呢,又嫌劇力不足。寫年輕角色,還可以抓住「成長」這個主題;寫千年以上的妖怪,就很難了,何況我們大多數人都還太年輕、太單純,描摹起長者的心境,還是容易失準的。

對此,我會建議大家不要用這些老妖怪的主視角來寫。改用你一個旁觀者或是讀者的視角,寫你的想像和感悟,或許會比較容易一些。然後,你便可以快一點進入下一個重要問題:「我的感悟,有什麼特別值得提出來跟大家分享的?」

如果只是「何處不青山」這樣複讀前人,又談不上什麼進境,還容易引喻失義的論點,那就可以收起來了,回頭再想。對新手來說,如果你採用「代言體」(代主人公發言),光是摹仿和拼湊文言就差不多費盡力氣了,談不上什麼特出的感悟,然而真正重要的其實是在感悟這一層。所以你應該選擇一個能讓你直接把精力放在這一層上面的體裁,才不至於捨本逐末,去「點將錄」式地講求有提到哪些典故、有湊滿一三五八這些數字的捏他。這些全部都是不必要的。

此外,一般的正反合、起承轉合等等要點,這裡就不複述了。作者對聲調的把握不錯,值得嘉許;調整好寫作思路,換個曲子和題目再來,或有可為。


評審意見(葉)

本作是典型的「作者不解釋讀者就不懂是什麼意思,而且讀者也看得迷迷糊糊」,如果不是作者解釋,我看不出來作者想要寫的和東方有關係——雖然我們允許非東方主題的投稿。

節奏上有兩段是明顯不能唱的:「宮羽」和「紫氣」兩句和該段一三句的節奏和字數都相同,但樂句其實是各少一個字,所以不能按照原來的節奏唱,但是要把兩個字合併到一個音里,無論怎樣都不合適。「忘憂煩」一句也難以跟上音樂節奏。

說完節奏再說語句,本身拼湊痕迹嚴重。對場景描述大而無當,銜接缺乏邏輯或情感的關聯。氛圍渲染方面稍好,但總有一種「在一個地方剛打一空槍就換地方」的感覺,搔癢但不能盡興,感情缺乏流轉變化。藏梗藏得太深,像三層密碼似的要等讀者解讀,讓讀者一頭霧水,「似冰雕一般久便成灰」這類句子更是說不通。

因此基礎分部分得到C類下,36分。

發展分部分,假設我已經根據作者的附帶文件讀懂了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第一項:立意中規中矩,但是也足夠有高度,得7分。

第二項:作者想要抒發的感情很飽滿,可惜被語言所累,有以梗害意以辭害意的感覺,感染力實際上有所欠缺,只能得4分了。

第三項,氛圍和角色形象和原作相符合,得到滿分10分。

第四項,雖然使用了押韻,但是用得讓人很不舒服,有的地方突然韻腳過密,有的地方重字(或是同音字)太多,有的地方在讀者無預料的時候失去押韻,得4分。

附加分,並非原創,也沒有借鑒其他作品,得默認分0分。

總分:36+7+4+10+4 = 61

綜合評價與建議:

雖然我給此作的評分不高,但這篇作品在古風或類古風的背景下,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在我見過的古風歌詞中,幾乎沒有做到能夠兼顧表意和文辭聲韻的,即使是方文山等人也不例外。一篇《Bad apple!!》的《紅顏》,多少人叫好,僅僅因為這篇作品表意達到了基本標準,節奏也算是能唱,故能使人不顧它文白夾雜的語言、生搬硬套的用典而給出高評價。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大多數古風歌詞在最基礎的表意上就不達標,如今的觀眾對於古風歌詞的期待過低而寬容度過高的現象。話雖如此,作為評審組並不會因此對古風歌詞給出特別的寬待。

作為瘋帽子茶會社團的詞作者,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並不是靠自己的靈感在作詞,而是以近於命題作文的形式寫作,在前期的活動中與曲師們的交流很少。而且為了盡量給其他環節留出充足時間、不拖累製作周期,寫作時間也非常有限。我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在一兩小時內就完成初稿,之後再花三到五個小時修訂節奏和用詞,這期間也有社團的朋友們幫忙。這樣短則一天、長則一周,就完成了我的詞作。這樣的寫作過程是否真的有藝術可言,我時常陷入強烈的自我懷疑中。但是因為反響還不錯,所以也一直沒有思考進步的空間,我認為這是我的錯誤,應與諸位作者共勉。

說回來,關於本作,考慮到當今觀眾的普遍審美水平與偏好風格,本作如果製作成作品實錄,不會收到什麼差評,也許表達欣賞的觀眾還為數不少。我認為這已經是對於一篇作品的基本認可了。我的審美趣味受到胡老師影響很大,可能難免對部分他人眼中的佳作有所闕漏,希望有意見的大家也可以多多提出自己的意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