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民政局發放的一本講述“婚後夫妻關係”的小冊子,不僅意外引起了全國網民的圍觀,更招致了大量女性網友的不滿。

不過,出問題的卻並不是整個這本名爲《幸福之約》的小冊子,而是下面的這頁內容……

爲啥會和一個小冊子過不去?

目前,網友們(特別是女網友)對於這頁內容的不滿在於:在中國的家庭中明明是“男強女弱”的情況居多,而且往往伴隨着男性對於女性的傾軋與家庭暴力,可這頁內容卻居然在批判“女強男弱”這種極爲“罕見”的情況,還說什麼女性強勢並不是真的強大,還要求女人去樹立男人高大的形象,不知是不是作者嫌中國的女人還被欺負得不夠,是不是認爲中國女人就應該一輩子在家庭中被男人踩在腳下,不得反抗,更不能變得強勢一點?

而曝光這頁內容的微博,截至今天中午也已經獲得了高達4萬的轉發和1萬多條評論……

其中網友的評論留言,也大多是下面這種“不婚不育保平安”的“畫風”:

不過,一些對於網絡輿論不太熟悉的朋友,可能不太理解爲啥這麼一件“小事”會激起網上這麼強烈的不滿情緒。

簡單來說就是:在思想更加活躍和新銳的互聯網上,年輕女性對於個人權益、性別平等、以及女性社會角色的解放等內容,都極爲看重。然而,我們的傳統社會對於女性在社會特別是家庭中角色的認知仍然相對滯後,對於女性的偏見乃至歧視也比較明顯。

於是,這種網絡和現實中的矛盾與對立,便在網上催生出了一種強烈的“恐婚”乃至“恐孕”的情緒:年輕的中國女性害怕她們被現實社會的傳統觀念所束縛,被禁錮在圍繞這些傳統觀念而建立的婚姻和家庭的“牢籠”之中,無法追求個人事業和生活上的解放與自由。

而在這種情緒的驅使下,我們的互聯網對於那些現實社會中對女性的角色要求也就【格外敏感】——特別是如果這種要求還是來自於民政局這樣的官方機構,那麼這種情緒很快就會引爆整個網絡……

一個最典型的案例,是幾年前北京西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曾經貼出的這個海報:

▲此海報事發2015年

耿直哥記得當時這個對女性在社會和家庭中的角色充滿了歧視和偏見的海報,不僅瞬間就引起了全國女性網民的聲討,甚至還引起了國外媒體的關注和批評。

所以,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今天引起爭議的那本由北京民政局下屬的“北京婚姻家庭建設協會”編寫的小冊子,就不難理解這種情緒從何而來了。

但編者的初衷並不是要歧視女性

不過,雖然網友們對於北京民政局那本小冊子涉及“女強男弱”的那頁內容的不滿可以理解,耿直哥通過採訪這本小冊子的兩位編者卻得知,他們的【本意】和【初衷】並不是要去禁錮女性的家庭角色,更不是要女性在家庭中必須服從男性,不得反抗。

其中,具體編寫了那頁引起大家爭議的“女強男弱”內容的“北京婚姻家庭建設協會”的諮詢師李鴻飛就表示,他那頁內容涉及的其實並不是男女平等的話題,而是孩子教育的問題。

而他之所以提出“女強男弱”的現象,是因爲在那頁內容之前的幾頁裏,他一直都在要求父親多在子女的成長中承擔責任,不能把照看孩子的責任都丟給女性。

他說,正是在小冊子這裏重點談到了父親對於子女成長的重要性,所以才進而寫到了“女強男弱”的這種情況,而本意是想說明如果家庭中父親的角色過於弱勢,而母親的角色過於強勢,會導致比如男孩在成長過程中變得不自信,缺乏男孩應有的男子氣概,甚至長大可能還會自然而然地【把很多本該自己承擔的責任丟給女性】。

李鴻飛還強調說,夫妻關係相處的模式容易成爲子女與人相處模式的模板,夫妻如何更好的和諧相處對後代成長影響很大。

他還透露在他曾經走訪過的一些學校中,就有老師和校長反映過這種令他們擔心的情況。

至於被網友抨擊的“女性的強勢其實是一種弱勢”的表述,李鴻飛則解釋說,他的本意是想說很多看似心理氣勢強大的妻子,其實承擔了家庭更大甚至過多的壓力,可很多時候卻得不到丈夫及其家人的理解和幫助。

“這部分女性羣體內心可能有很多說不出的委屈,尤其需要得到家人和社會的關愛和體諒。”

不過,李鴻飛也表示他也十分理解網友們提出的觀點和批評。他說,其實他一直在倡導夫妻法律地位和權利平等,而且考慮到女性身心特點,他還倡導女性尤其值得得到家人和全社會優先關愛,但因爲小冊子的篇幅所限,很多內容都沒有寫進去。

“有很大一部分妻子承受事業、家庭雙重壓力,身心壓力很大,需要得到家人的關愛,尤其是丈夫的理解和體諒,政府有關部門和家庭服務機構也要儘量給這個羣體有效化解壓力的方法”。

另外,他還簡單談了談他對於女性是不是隻能“主內”的看法,認爲只要夫妻相互尊重,遇事平等協商,誰主內誰主外並沒有關係,完全是家庭內部事務,外人無權干涉。

而對於丈夫家暴妻子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的負面影響,他也表示這可能會導致男孩在遇到問題時會通過暴力解決問題,而女孩則可能會對男性以及婚姻產生恐懼。他還提出應一方面通過法律,約束家暴行爲;一方面要開展家庭教育,通過書籍、媒體、課堂,讓更多人懂得除了暴力之外還有更好的方法解決家庭爭端。

他還誠懇地表示,這次那本引發爭議的小冊子,除了篇幅有限,導致上述這些應該寫進去的內容沒有寫進去,還存在出版得比較倉促,審閱工作沒有盡善盡美,結果令小冊子中一些表述方式給大家造成了困擾,製造了誤解。這都是提醒他們今後的工作應該吸取的經驗和教訓。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李鴻飛,另一位參與編寫這本小冊子的劉輝女士,還是一位常年爲家暴婦女維權的律師。她在自己的個人微博上就經常發表相關的內容,爲女性鳴不平。

耿直哥這次也採訪到了這位女律師,她也表示她和李鴻飛的初衷絕不是在禁錮女性,不讓女性去追求家庭角色的解放和性別平等,那頁引發爭議的內容只是在談一個很具體的子女成長過程中父親這個角色的影響問題。

最後,耿直哥還得知李鴻飛和劉輝兩位編者最近一直在幫助一批因婚姻法24條司法解釋被丈夫拖入債務問題的女性,爲她們維權,而且兩人還在許多家庭調解類的直播節目中,爲女性維權提供了大量幫助。

“我們希望家庭化解矛盾,處於第三方客觀中立位置,不攻擊或袒護夫妻任何一方,希望促進相互理解、體諒、支持、幫助,共同經營管理好家庭,做好後代教育。夫妻同心,其力斷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