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治沙!

種樹?那裏可是遍地黃沙的“癩痢地”,樹能種得活?

治沙?9萬多畝的島,又是黑龍江齊齊哈爾市風沙的重要源頭,你能治得來?

老甄不信邪:“活着幹,死了算。江心島,非得綠起來!”作出這個決定,甄殿舉得了一個綽號:“甄傻”。

這一“傻”,就是15年。

15年,他把以前做生意賺的近億元錢都搭了進去,現在盈利還是負數。

15年,他一心撲在島上,硬是在9萬多畝黃沙上,種活了600多萬棵樹。

15年,江心島,從昔日滿目荒涼的“癩痢地”,變成了生機盎然的“綠屏障”。

(2004年江心島大種樹時的視頻截圖。)

沙 患——

“戴再厚的口罩,也是滿嘴細沙”

“西北風嗷嗷叫,風鏡、口罩、圍巾,一樣不能少。到地方第一件事,自拍。”

“自拍?”

“拍頭髮、拍衣裳,抖沙子!”

嘮起往時風沙之苦,齊齊哈爾市作家王彩蘭不住搖頭。

嫩江蜿蜒流淌千百年,攜沙裹泥,在齊齊哈爾城區西南側堆積出一個9.8萬多畝的江心島。

“江心島原本生態宜人、水草豐茂。後來因爲大面積墾荒、採沙,沿嫩江成了一個大沙帶。”齊齊哈爾市林業局副局長汪孟國說。

地處嫩江沙帶,加上過度養殖、挖沙,江心島的樹越來越少,沙越來越多,經年累月,成爲了無生機的沙島。

每至春季,西北狂風長驅直入,捲起漫漫黃沙。很多人家都要備好多條圍巾,將臉、鼻、口、耳完全矇住,纔敢出門。

不 甘——

“要和黃沙鬥一鬥”

陰差陽錯,甄殿舉竟成了江心島“島主”。

2001年,島上的國營新中畜牧場經營不善,需要找人接手。

這可是個“燙手的山芋”:近300名職工的工齡要買斷,此前欠下的債務要理順。唯一的資源,就是島上6000多公頃土地的經營權。

此時,做生意多年的甄殿舉得到消息,動了心思:那麼大片地,價格挺划算,肯定有商機。不顧家人反對,老甄拿出多年的積蓄,承包下來。由於前兩年在外忙生意,“心大”的甄殿舉,甚至都沒上島瞅一眼。

2003年初夏第一次上島,甄殿舉傻了眼:“這哪是島啊?就是一個沙漠嘛!”從島上下來,甄殿舉茶飯不思,整日尋思。

賣了,割肉止損?找冤大頭來接盤,着實不忍。

不賣,留着能幹啥?

尋思來、尋思去,老甄作出一個改變他一生的決定:種樹!治沙!

“啥?你還要往那島上砸錢?我不同意!”2000年已查出乳腺癌的妻子張桂榮,話說得掏心掏肺:“你不是打算開發房地產嗎?哪怕存銀行吃利息,也好過砸那荒島上啊!”

朋友也來勸:“老甄你糊塗啊!在上面種樹,不是拿錢打水漂嗎?”

“你就造吧,到死都不可能用島上的樹做棺材板!”

……

好說歹勸,老甄還是“一根筋”,“就是要和黃沙鬥一鬥!”

(如今的江心島生態宜人。)

種 樹——

“就讓你看着,咱能不能把這島整起來”

放下手上的生意,老甄一門心思撲在了島上。

2003年下半年,張桂榮的癌症已到晚期。因爲腫瘤壓迫神經,只能坐輪椅。又放不下島,又想多陪妻,老甄把病妻帶上島照顧。

爲了趕時節,老甄跑到泰來縣,一口氣買了300萬株苗。

島上,忙得熱火朝天;妻子的身體,卻一天不如一天。臨走前,張桂榮說:“我死了,你就把我埋在島上,我要看着你怎麼種樹,怎麼治沙。”

甄殿舉說:“行!我就讓你看着,咱能不能把這島整起來。”

喪妻之痛,痛何如哉!可時節不等人,辦完喪事才3天,老甄就擦乾眼淚,把子女送到妹妹家,回到了島上。

茫茫幾萬畝沙地,光靠老甄組織的百十號人,猴年馬月也栽不完。

“義務植樹,人人有責。這沙,是該治治了!”老甄種樹、治沙的消息,傳遍了整個鶴城。市幾大班子帶領機關幹部來了,部隊3000多名官兵來了,熱心的市民來了……

2004年4月17日,老伴走的第4天,江心島大種樹開始了。半個月大會戰,300萬株樹苗栽下了。老甄滿心歡喜。

可是,20多天後,本該冒出新芽的樹苗,七八成成了柴火棍。

一場辛苦,換來如此結局。委屈、不甘,老甄氣得嗷嗷叫:“我就不信這個邪,明年再種!”

(從江心島眺望齊齊哈爾城區。)

克 難——

“所有吃的苦,都變成了島上的綠”

種樹,老甄不惜財。

樹,栽一年不活;第二年就補栽,死多少,補多少。

樹苗、人工,澆水、管護,都得砸錢。第一年,700多萬元;第二年,900多萬元;第三年,500多萬元……

種樹,老甄不惜命。

2005年的一天,種樹的大部隊走了,老甄留下來打掃戰場。忙到9點多,累極的老甄,找了個沙包躺了上去。等到醒來,沙已埋到脖子。

“實在撐不住了,我就到桂榮墳前嘮上幾句。”高血壓、心臟病、痛風,多年來高強度勞作,讓今年剛滿60的老甄老態盡顯。

功不唐捐!

15年,種樹600多萬株,9萬多畝沙地鋪上了綠色。

“所有吃的苦,都變成了島上的綠。”老甄說,“這輩子,值了!”

(甄殿舉在介紹江心島未來發展規劃。本報記者 謝振華攝)

護 綠——

“人家給我開價10個億,說不動心,那是假話”

島,變了。

樹成行,擋住了風;根深扎,固住了沙;葉落下,零落成泥;腐殖土,孕育出花草……黃沙漫漫、寸草不生的荒島,成了草木葳蕤、生機盎然的綠洲。

城,也變了。

“黃沙漫天的情景,近幾年再也沒出現過。”王彩蘭感嘆,“都說老甄是‘甄傻子’,我看他是‘真漢子’。”

種滿了樹,治住了沙,老甄還要護住這片綠。

2011年8月30日,一夥人在江岸採沙,島岸被大面積坍塌,大量植被被江水沖走。老甄衝上去,趕走了他們。

傍晚,採沙者糾集了6車人堵在渡口,將老甄一陣暴打。

一報案,打人者慌了,拎着幾萬元錢來醫院求情。

擡手把錢擋開,老甄對來者說:“小夥子,我不要你的錢,也可以放你一馬。我要的是我的樹啊!以前,咱這風沙多大啊?現在還有嗎?就是因爲有樹啊!”

除了危險,還有誘惑。

2015年,一名上海的開發商,向老甄開價10個億,要流轉江心島的經營權。誰知,老甄竟然拒絕了。

“人家給我開價10個億,說不動心,那是假話。”老甄說,“但樹是我一鍬鍬土、一瓢瓢水伺弄大的,是我的命根子、眼珠子。要砍樹,錢再多咱也不幹。”

時至今日,江心島的投入與產出比,仍是一個巨大的負數,但老甄一點也不着急。“只要有了生態,江心島就有了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