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相片

那道結結實實的牆是什麼?吳慷仁說著,「演員的變化,還有我還有什麼可以進步?還有,對環境的疲乏。我這一年來,我對所接觸到的劇組、題材或是我的工作,有一種很嚴重的厭惡感,雖然不能去怪別人,但總會有個想法是,為什麼大家不勇敢一點,去做一些我們還可以做到的事情。」他又說起那些他觀察的,在台灣拍戲的人接到一部戲,除了新人之外,已經很難感到興奮了,「但很多人不接又不行,不接就沒飯吃⋯」

原來是這樣的事。從維尼小熊的森林裡出來、對演戲保有歡快與滿足的小男孩,長成了活在現世的男人,他緊緊執住公事包裡繁瑣的文件卻迷失了自己,直到他明白,什麼才是重要的。成功很珍貴,但即使把外部的成功抽掉,內在湧出的力量都是另一種勵志的故事。不典型的勵志故事。

檢視相片
在《引爆點》中,吳慷仁演一個法醫,除了追求真相,他還執著昔日的戀情。(闊世電影提供)

今年他去香港拍《非分熟女》,演一個在茶餐廳工作的台灣人。說廣東話,感受昔日電影工業留下的影子,他彷彿找到答案,「我有想過,是不是離開台灣這個環境會比較好,感覺好像需要更多刺激,去香港,我不把它當成工作,我一直覺得他們付我錢讓我去玩,每天都很開心很新鮮。」

遇到極限 累了乏了 喝口水

比如,香港片場特有的茶水阿姐的溫柔。「她會照顧劇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杯子,你想要喝茶就原地舉手,她可以緩和大家的疲累。有時候拍片並不是很讓人心平氣和的事,會有爭執,會有意見,會累,累了就會躁,阿姐溫柔的給你一口水,你會冷靜下來。我覺得滿好的。」

而在香港演員身上,吳慷仁看到有效的演出,一個角色,香港演員也許內化得沒有台灣演員深,但表演起來卻很有效。吳慷仁看到了方向,原來他不需要奮力掙扎,順勢的往前一落,牆就消失了,也總算可以說到下一步了。「也許下一部片我會想要嘗試,它的角色面貌可以讓我做很大的改變,也許我可以更精準的掌握角色,而不只是需靠外型,瘦啊胖啊去改變,那太瘋狂。」

檢視相片
要讓自己更輕鬆,把這種輕鬆也帶給別人,是吳慷仁今年在拍戲現場的調整。

吳慷仁不瘋狂了嗎?我忍不住想,即使源頭依然模糊不明,但往往極限的核心肯定是一團不散的亮光。

他說起曾經去看舞蹈家許芳宜的演出,他在台下哭到淚流不止。「她的力道不斷不斷地彈過來。如果可以像她那樣燃燒自己生命,在拍片的那一刹那,把它保留下來,對演員而言是一個恩賜。總是希望方方正正的鏡頭,留住你曾經有過的什麼,那個什麼是我一直在追求的。」

就算被耗損的是自己的心,但武器變遲鈍了,根本也是一種蓄意的極限,他不是停下來,只是讓出更寬更透的時間與空間,重新打磨、反覆敲打,一種演員魂魄的復活。

自主失業中 吳慷仁小檔案

1982年11月24日生。原是酒保,2007年以《沿海岸線徵友》的小海出道,2009年參與《下一站,幸福》演出花拓也打開知名度。2016年憑《一把青》獲得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角色多變,戲路繁多,新作《引爆點》亦走職人路線,演出法醫,於8月31日上映。

場邊側記

吳慷仁說最近在學游泳,「我自由式游得很差。」又說想換個房子,「可是後來又覺得地球快世界末日了,好像也不需要買,逃不掉,房子又帶不走!」「還要生小孩嗎?還要結婚嗎?想啊,還是想,只是沒什麼時間。」欸,聽得都想嘆一口氣了,不演戲的吳慷仁,就把矛盾和糾纏都往腦子裡塞。

造型:陳慧明 服裝提供:AllSaints 場地提供:舒服生活 Truffles Living(台北市文昌街66號)


更多鏡週刊報導
「沒有人能夠幫助我」 吳慷仁成失業影帝

赴港「特訓」一個月 吳慷仁開口讓大家都吃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