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台,收到了一名讀者的投稿,講述了一個入職獵頭行業行業僅半年的獵頭新人對BD的一些思考。下面羅勒網將網友投稿的內容貼出來,給大家做個參考,希望能夠給需要人帶來一些啟發和幫助。

我剛加入獵頭的時候,因為直接就尋訪,沒考慮過這BD這回事,但上個月開始就逼著我去開發一些客戶,結合我做單的情況,讓我對獵頭這個職業有了一次重新的認知:如果你連BD都不會,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做過獵頭了。(更多內容關注公眾號 獵頭部落)

一、BD客戶的選擇我個人還是傾向職位化去突破

舉例:我當初只BD有招證券事務代表的公司,為什麼(因為這個職位要麼就是要IPO,要麼就是IPO後,公司如果沒有規模的話,是不可能設這個崗位的),我的第一個客戶就是這樣突破到的,我說我們擅長證代,董秘的崗位,正好她那邊招這個崗位而且比較急,結合我們自身的公司背景,不太需要技巧,就能建立關係,後期我覺得有必要面談下,在後來的一系列交流中又給了我財務總監,PR的崗位,所以在BD的時候一定要找大公司,因為後期的附加值很多。

二、找大公司突破難

確實難,在BD的過程中就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舉例來說,我現在遇到很多都是執行者,他沒有表決權,但是這並不是說就不去聯繫他了,大公司就是這樣,一般與你聯繫的都是執行者。

接下來我還是會去找大公司,為什麼呢?因為我也遇到了有些就一個人負責的,有一個客戶,當初那個HR說預算用完了,我也跟她建立了聯繫,後期我還給她推薦了一個總助,簡歷確實也很好,那個HR說,這個人很好,預算雖然沒有,我可以申請,所以在BD時一定要找大公司,大公司里的人普遍素質還是可以的。

三、HR煩獵頭是有原因的

比如我現在做的一個職位,裡面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而HR又不能做決定,今天這樣,明天老闆說還要見下,即使換了我是HR,找獵頭合作也是很謹慎的,從專業度,信任度等等方面,太多的需要考量,但獵頭顧問一定要有耐心,一年突破5家大型公司並不難,你要首先對這5家大型公司有至少3個多月的時間去了解,比如業務上、行業地位等等都要瞭然於胸,你專業了,不找你,找誰啊?

這位網友的投稿我個人也是比較認同的,他的這種學習精神,能夠在工作中總結自己的經驗並勇於分享出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分享自己的東西給別人,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式,既能夠將自己的知識系統化的表述出來,也能夠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聚集一些同趣的朋友。

同時,也希望更多的讀者能夠更多的分享自己的經驗,給自己一次學習成長的機會,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可以讓大家少走很多彎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