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臺灣

向鑑識科學之母致敬 美展犯罪現場模型

兇殺案警探得在崗位上歷練多年,但一名女子所開創的袖珍犯罪現場模型,在她死後過半世紀,仍被當作美國各地警探的教材。

法新社報導,「鑑識科學之母」李(Frances Glessner Lee)從1940年代開始,顛覆了傳統女性手工藝,在當時仍處萌芽階段、且由男性主導的刑事偵查領域,取得許多突破。

她由真實犯罪現場取得靈感,創作出娃娃屋大小的立體模型。這些模型在華盛頓白宮對面的倫維克美術館(Renwick Gallery)展出,展覽昨天才閉幕。這是她19個已知仍存作品首次同時向公眾展示。

這些手工立體模型乍看迷人,但也嚇人的很,放了各種下場淒慘的遺體。

這些模型極為精巧細緻,內含成堆印刷小字的報紙和信件、末端為求逼真還燒過的迷你捲菸,從菸灰缸中滿溢而出、織工精美的襪子或能運作的窗與門鎖等。

另外,翻倒的椅子、濺滿血跡的牀單或仍靜置在敞開烤箱架上的蛋糕,輔以倒臥地上的家庭主婦,則完美凍結一起暴力事件。

李在1962年過世。她開始製作立體模型時,已經60多歲,並刻意以婦女和窮人等常受忽略的族羣作為受害者,以努力幫助學員認識、克服偏見。

多虧了這些超寫實的模型,新手刑事調查人員得以學習如何以科學角度執業、更為明察秋毫,並在不破壞犯罪現場的狀況下,考量到所有關鍵證據。

李的「死因不明案件小模型」(Nutshell Studies of Unexplained Death)教學成效顯著,巴爾的摩的首席法醫辦公室(Office of the Chief Medical Examiner)至今仍會在培訓課程把這些模型搬出來使用。

來源:中央社

分享
標籤:美國 傳統 女性 法新社 男性 刑事 教材 兇殺案 警探 袖珍 犯罪現場 模型 鑑識科學之母 李 Frances Glessner Lee 1940年 顛覆 手工藝 萌芽階段 主導 偵查 突破 分類:國際 名人

精彩影音



精選文章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