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臺灣

( 半年配 ) 香港金流股票 - 0003 香港中華煤氣

( 文章僅為商品經驗與心得整理,並無任何投資建議 )

 

我是一個金流投資者

對於金流的設定,希望能夠像薪水一樣

「 持續 且 穩定 」&「 最好能 成長 

為減少單一股息的波動對於金流的影響

持股平均分散在不同的 國家 與 產品

因為美國產品多元成熟,標的以美國為主

旁及佔有稅率優勢的香港、英國與新加坡

因產品多如繁星,故選擇標的以目標導向

選擇配息符合持續、穩定,有成長的設定

標的包含:

REITsCEFETDETF、stock ( 含 DGI )

BDCs、MLPpreferred stok & other

之後再確定標的各項資料是否值得投資

 

本篇文章標的是香港股票 - 0003 香港中華煤氣

首先看配息是否符合「持續且穩定」or「最好能成長」的標準

若無,因世界上的產品太多,沒有繼續分析的必要,直接跳過

 

中華煤氣的配息歷史相當持續且穩定

2011 年以前在每年的5、10月除息,11 年以後在6、9月除息

分別在年中派發每股 0.23 與年末每股 0.12

幾乎每年都一樣,總共每股派發 0.35

殖利率推估近年大概介於 2% - 3% 中間,並不吸引人

香港一些穩定收息的標的 ( REITS 除外),殖利率多小於 4%

同樣是天然氣投資,臺灣有 9908、9918、9926、9931

只看殖利率,臺灣瓦斯產業比較好

但香港中華燃煤仍吸引到我的部分

是近 11 年有 10 年,每 10 股派發 1 股

光配股的報酬率就是 10%

為來是否持續不曉得,但機會蠻高的,至少明年樂觀

另外如比較規模、業務與發展,香港中華燃煤則勝出

 

接著來看發放的股利是否健康

公司用 每股盈餘 或 每股自由現金流 是否 大於 每股配息

從 2012 到 2016 末期

每股盈餘 與 每股自由現金流 都 大於 每股配息

以 2016 年為例:

 57.7 ( 盈餘 ) 與 66.6 ( 現金流, 0.66 x 100 ) > 35 ( 配息 ) 

   ( 盈利 = 盈餘;100 仙 = 1 元 ;派息 = 配息)

 

故 0003 中華煤氣的配息持續穩定且健康

當符合「 持續 且 穩定 」,以及 健康 的配息後

剩下的資料才值得花時間看

 

0003 中華煤氣成立於 1862

是香港歷史最悠久公用事業規模最大的能源供應商

最早業務全在香港,1994 年後拓展到中國內地

從事燃氣生產、輸送與銷售

以及供水與經營新興環保能源業務

背後的大股東是持股 41% 的 0012 恆基地產

獨佔公用業務、深廣護城河,市值領先同業甚多

 

中華煤氣是香港的壟斷經營者

對於價格方面也有主導權,不用向政府申請

後來的新進者很難打入舊市場

不但拿不到許可權,管路使用權也是很大的支出

所以即使業務不成長,光是穩定就值得購買

 

業務方面

中華煤氣的業務橫跨幅度相當廣泛,超級堅強的護城河

涵蓋天然氣的上、中、下游、水務、環保能源、電訊一堆項目

不僅僅只是煤氣而已,所以說臺灣瓦斯公司完敗

 

最早 1864 年開始在香港供應煤氣,之後拓展全港業務

不僅只是生產,包含配送與銷售,管線佈滿全港

1999 年開始自行研發與代理高級瓦斯爐,提供售後服務

之後像是管線、硬體配備、針測軟體、設備維護等等方面

皆為由一條龍從頭喫到尾,並且能夠提供服務給其他公司

並因應環保需求,開發新能源,致力減少碳排量

 

內地業務方面由 1994 年開始進入,開設第一家中山港華煤氣

2002 年在深圳設立港華投資有限公司管理內地業務

至今已遍佈 26 個省、自治區與直轄市,甚至旁及佈局泰國

包括天然氣的上中下游、自來水供應與汙水處理、

天然氣加油站、新興環保能源以及電訊項目等等

 

由各項營業額的分佈來看

工業、住宅與商用燃汽還算平均分佈

另兩家中國燃氣( 0384 )與華潤燃氣( 1193 )則以工商業居多

 

營業額來看,2011 年開始,內地業務超過香港

由 2016 年來看,內地業務供應的營業額已快到香港的兩倍以上

易高 ( 子公司 ) 新能源的部分,看起來比例慢慢地上升

依目前對於乾淨能源需求的趨勢,或有機會提供更多營業額

 

近五年營業額、毛利率與 ROE 還算穩定

 (  股東資金回報率 =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

 

由營運周轉天數來看效率

效率跟同業比起來並沒有特別顯眼,或效率特高

可能因為業務跟同業比起來較複雜,但至少效率還算穩定

 

償債能力如下

因為內地業務仍在拓展,仍需要舉債投資

雖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稍低,至少總負債有控制在一個範圍內

 

那再看現金與產生現金的能力如何

以 2016 年來看

現金有 114 億,營運產生現金 84 億,短期負債是 59 億

這幾年來看,除 2015 年外

營運產生現金流量都足以支付短期債務

看起來償債與支付利息沒有什麼大問題

 

目前需要注意的風險有幾個

 一是 原料的供應是否穩定與是否有更多來源

 二是 內地政治法律與環境的政策以及同業競爭壓力

 

首先是原料供應方面

原先生產煤氣的原料是石油腦,由 2006 年開始改為天然氣

為穩定供應,在內地設立天然液化氣儲存點

在香港部分,煤氣主要有兩個生產廠,分別位於大浦與馬頭角

香港所需的煤氣絕大部分來自大浦

生產煤氣的原料由澳洲經船運輸到大鵬灣天然氣接收站

再經由海底管線運送到大浦

所以澳洲出問題、海運出狀況、海底管線壞掉,皆會影響生產

目前雖然加重天然氣的比例,但石油腦仍然持續使用

並且主要的大浦廠房能在兩種原料間互相切換,以減少風險

故需要開拓多元的天然氣原料供應與儲存

 

此外,因為香港電力慢慢趨向以天然氣為主,減少燃煤發電

香港居民也希望本地發電,減少依靠內地的比例

再加上香港的中電 ( 0002 ) 與港燈 ( 2638 ) 也需要額外氣源

2016 年中電提出由兩電共同興建香港本地的海上天然氣接收站

能夠增加提供天然氣原料的來源,並藉由價格競爭降低原料成本

也可賣給中華燃煤使用或同時引進中華燃煤一起投資

這樣看來可以減少發電的成本,也可增加天然氣來源

原料供應的增加,對中華燃煤也是件好事

但不知目前相關進度如何,而產生的環保議題也在處理中

通常環評都是假的,傷害很難減少,補救很難有效

就算興建,依照計畫也是兩年後纔有可能營運,目前就再看看了

 

二來是內地各項政策與同業的競爭

政策上的利多,是內地對於碳排放量下降有明確目標

所以預計擴大天然氣發電的比重

但內地政策與法律,一向是無法控制的風險

對於其他業者的競爭以及石油價格的降低

中華燃氣則用調整定價來因應

此外除了煤氣外,積極佈局水務,成立華衍水務公司

業務包括供水、水系統維修與汙水處理等

新興能源方面則由子公司易高經營

著重於生質能源與其他新興能源的產出、提供與開發

讓集團獲利多元化,能因應各種狀況,減少系統風險

 

至於介入價格方面

拉出近十年歷史價格,呈現緩滿往上成長的趨勢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漲太多,但個人覺得還好

購買價格可用本益比、股價淨值比或股利折現法來計算

但這樣算價的目的在於價差,不在於金流

故個人仍以報酬率來計算報酬

因每個產品的特性不同

只用絕對報酬率來衡量有點可惜

有些產品,即使報酬率稍低,都值得買入

故買入時除了考慮絕對報酬率外

也可以參考歷史的相對報酬率

 

中華燃煤每年大致會收到 0.35 港幣左右的股息

用收到的股利反推報酬率來計算

報酬率目前只在 2.1% ~ 2.2% 之間

當價格回落 10 元後,報酬率也只上升到 3.5%

拉長十年線圖來看,最近大概 15 元左右就可以考慮購買了

 

公用電力中的 0002 中電控股與 0006 電能實業

市場的規則是賺錢能力反應在價格上

兩者價格都是七八十元,十年線圖看來成長性還不錯

0003 中華燃煤看起來能夠獲利,業務拓展尚可

價格卻仍舊低迷,不引人注意

 

我還蠻認同一種講法,這是故意壓低價格

因為賺錢而股價增加,容易引人注目

故近幾年用 每 10 股配發 1 股的方式稀釋股價

讓價格的上升趨緩,讓股價不反應獲利

持有十年中華燃煤,股數增加一倍,股價也增加快一倍

 

總結來說

0003 香港中華煤氣是歷史悠久、護城河深厚的公用事業

近二十年來,積極拓產各項業務,以經不只是煤氣

包含天然氣上、中、下游產業、水務、電訊、新能源等

獲利能力與公司營運效率穩定

雖然要舉債擴展,但現金準備與支付短期負債沒大問題

面對發展與系統風險,中華煤氣積極佈局,因應變化

介入價格利用股利反推價格,在相對報酬率尚可時就可買入

股利不高是缺點,但隱藏著每 10股配 1 股的報酬

進 11 年配發 10 次,明年持續配發的機會以目前來看算高

目前大約 15 元左右就可以買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