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充斥著生活的今天,一本手撕日曆有什麼用處呢?

「這是一種儀式感。」

「通過撕日曆的過程,我能感受到時間的流逝。」

「我喜歡保留有紀念意義的日期,珍藏我生命中每個重要的時刻。」

離2019年只有兩個月,手邊的日曆越來越薄。為明年做打算,碗醬還是會選擇文藝患者必備的單向歷。理由很簡單:它便是那本懂我、符合我一切要求和想像的日曆。

倒計時

已經做到第四個年頭的單向歷,今年給日曆迷們最大的驚喜是「倒計時日曆」。

這本日曆讓人有些緊張,從2019年1月1日便開始倒數本年的剩餘天數。在撕日曆的同時,能真實地感受到日曆在自己手上嘩啦啦地流逝,時間突然有了質感。

倒計時有點殘酷,卻會讓人重新審視時間的維度。尤其適合拖延患者和需要被激勵的人,每一天撕下舊的一頁,都像在語重心長地提醒:時不我待啊,2019年的餘額很快就會不足啦,趕緊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當然,如果不喜歡將日子過得太緊張,單向歷也製作了正序版。喜歡悠閑時光的你,每天翻閱它,不緊不慢地享受生活吧。

每日宜忌

中國人在古時候,有翻閱黃曆指導行為的傳統。娶親、修房子、出遠門,都會根據黃曆擇一個良辰吉日,包含了對美好人生的期冀。

單向歷被稱作「新青年的老黃曆」,因為這本日曆竟然也像老黃曆一般,寫上了「每日宜忌」。作為一名當代青年,碗醬雖然不會將黃曆作為行事參考,但單向歷每日宜忌,卻能在某些重要的時刻,給我一些動力和鼓舞。

1月1日,當我期待著新一年的生活時,單向歷放飛我:「宜胡思亂想。」

2月25日,當我在工作中接下重大但有挑戰性的項目時,單向歷鼓勵我:「宜英雄主義。」

6月6日,當我在人生重大選擇面前舉棋不定時,單向歷催促我:「忌選擇恐懼症。」

……

大師之言

之所以每年都會回購單向歷,是因為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日曆。它像一本書,很耐讀,儘管只有小小一頁,信息量卻很大。

單向歷的每一頁,都印有一段大師之言。這段話或幽默,或深情,或發人深省。它與日期、每日宜忌相互呼應,比如兒童節:

有時候甚至會在單向歷看到一段與自己內心共鳴的話,便去找到這個作家的作品拜讀。

毫無預期地撕單向歷,有時甚至會被驚到:「這本日曆為什麼知道我在想啥!」說一本日曆有讀心術,倒不如說日曆的設計者太懂人心。

質感

單向歷曾在2017年和2018年獲得了德國紅點獎、iF設計獎,今年的設計延續了往常的簡約風格,同時還有改進。

經典款鑄黑、曙紅內頁在老黃曆樣式風格基礎上重新設計,隱去了框內的豎線,設計更加整潔乾淨。

黑金特別款是典型的包豪斯風格,無襯線字體簡潔大方,黑色頁面配上印金的字樣,有一種午夜降臨的寂靜感。

黑金版最特別的是日曆支架,用超薄金屬支架替代了原有的布面支架,直接往桌上一放就是裝飾,幾何造型感、金屬質感也極富有幾何趣味。

倒計時款最特別在於材質。產品設計師選用了杜邦紙材料,來詮釋時間的質感。杜邦紙防水並持久,陪伴你整整一年也雪白如初。

其他玩法

不得不說,我之所以願意在辦公桌上放一本單向歷,還有一個原因是……太解壓啦!

單向歷擁有絕佳的撕扯體驗。為了讓使用者撕得爽,產品團隊做了174次撕扯試驗。內頁上端加入了德國工藝製作裁切線,撕頁很爽快,切口平整,大大滿足強迫症~每次一揭,心中竟然有一絲享受的快感~

為了能讓文藝青年玩兒起來,還專門開發了單向歷APP,用手機掃描每日的單向歷,能獲取檢測你文藝程度的「單向歷Quiz」,早上剛醒或工作間隙犯困,玩兒一發,也可以解解乏~

單向歷在我看來,是當今快節奏社會最暖心的設計。其實人類的細微情感,值得鼓勵的勇氣與困惑,都是共通的呀。單向歷只是恰好懂了這些情緒表達,這就是我願意為暖心設計買單的原因。

本文首發於有調App。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