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港爭光!

世界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選出「2018年全球20位頂尖轉化研究科學家」(Top 20 Translational Researchers of 2018),中大醫學院的盧煜明教授及趙慧君教授佔兩席,他們亦是名單上僅有來自香港的學者,而盧煜明更是連續第3年獲此殊榮。

「2018年全球20位頂尖轉化研究科學家」,中大盧煜明(右)及趙慧君各佔一席。

盧煜明和趙慧君憑藉癌症及胎兒診斷範疇的技術,獲選「2018年全球20位頂尖轉化研究科學家」。

「2018年全球20位頂尖轉化研究科學家」,中大盧煜明(左)及趙慧君各佔一席。

有「無創產前檢查之父」之稱的盧煜明,為中大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研究)及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對於第3度獲得這項榮譽,盧煜明深感榮幸,並指無創產前檢查經已常規化,期望利用血漿檢測癌症的技術將來也能在醫療機構中普及,造福社群,並藉此證明香港的科研技術可為國際醫學界、孕婦及癌症病人帶來改變。

盧煜明(左一)從「復旦-中植科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及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教授手中接過獎項。

趙慧君表示,十分榮幸能獲其選為頂尖轉化研究科學家。她和研究團隊從無創產前檢測唐氏綜合症,發展至將技術應用於癌症檢測,及早為癌症病人確診以提升治療效益,希望相關技術能進一步應用到其他範疇,惠及更多患者。

《自然生物科技》以學者在2018年獲得專利的數目、過去5年專利被引用的次數,以及其論文被引用的次數(H 指數)作為指標,顯示其成功將醫學基礎研究成果有效地應用在臨床技術或藥物上,切合轉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的目標。

資料圖片

此外,盧煜明剛於日前獲頒第4屆「復旦-中植科學獎」,以表揚他在開創「無創性產前診斷技術」,及將DNA測序技術應用至癌症檢測的重大貢獻及成就。盧煜明是獎項成立以來第2屆在生物醫學領域獲獎的學者,也是「復旦-中植科學獎」成立以來首位得獎的華人科學家。

「復旦-中植科學獎」首屆和第2屆得主均在獲此獎項後獲頒諾貝爾獎,因此這個獎項也被視為「諾貝爾獎風向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