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術系列─紀錄攝影中的文化觀」
展覽簡介連結 

 


(一)紀實攝影簡述:


˙紀實攝影:Arthur Rothstein著 李文及譯 遠流出版
紀實攝影 (Documentary Photography)是牽涉到生活層面,換句話說,紀實攝影是拍攝一些生活照,但不同的是拍攝出層次和內涵,給予人一種真實的感覺,緊張和衝擊。

1.紀實這個字,源自於拉丁文的docere,意即「教導」。
2.紀實照片的功能不僅止於傳達訊息,也指導觀賞者從它所透露的真相認知社會某些層面。
3.紀實是證明也是證據,照片的現場目擊特質使它成為佐證或支持某種處境與條件的絕佳基礎。
4.最早使用「紀實」這個字的是二十世紀初的法國攝影家尤金‧阿傑(Eugene Atget)。

˙策展人游本寬論述:
廣義的「紀錄攝影」可以涵括任何形式的照片——即使是經由刻意杜撰者;因為,任何形式的照片,只要沒有被作者所遺棄,多多少少都記錄了個人對影像內容或形式美感所作出的當下抉擇——那怕最後割捨與否的決定還是個進行式。相對的,狹義、學院式,尤其是大眾媒介裡的「紀錄攝影」觀,則會是指向那些「攝影者對鏡頭前事物,盡可能不去做任何改變的拍照結果」。換句話說,凡是對外公開展示的「紀錄照片」,觀眾都會潛意識要求,拍攝者和其照片上的訊息都得有相當程度的客觀性。

(二)觀展心得:
展場中的區分界,特別還在透明的柱面上設立了為展覽所做的注解,也可說是詩作,在欣賞影像作品的片刻,同時還能感受文字所帶來的養分;藉由這些文字,讓我們更能投入到那過去的時間、空間場景,以下是我記下其中最令人深刻的一段:

 

老的照片需
有情的新去穿透那
被層層壓縮的空間

老的照片需
文化的腦去串聯那
斷續不全的時間

 

策展人游本寬將此次展覽作品區分為三個類別展出:
1.「有文化感、不尋常的對象」
2.「對象所處環境的差異」涉及
3.「對象使用者的信念或美學」探討


1.「有文化感、不尋常的對象」
a.李鳴鵰1922-Li Ming-Dyao日月潭毛王爺和兩位公主
在一走進展場時我看到的第一張作品是李鳴鵰先生的作品:日月潭毛王爺和兩位公主,由於作品中人物的穿著、面部輪廓與附住說明等等,很容易瞭解拍攝的對象是台灣早期的原住民,當時看到此作的感覺是很自然地,那是生長在台灣本土早期的居民影像,是一相當重要性的紀實攝影作品;但當第二次回過頭來又看到此作時,突然產生一種不自在感,是因為影像中人物的身體姿態、神情的狀態,讓我聯想到現代的電影劇照畫面,就如策展人敘述的「紀錄攝影」在大眾媒介裡的解釋,是那些「攝影者對鏡頭前事物,盡可能不去做任何改變的拍照結果」。於是這樣令人感到虛情、作假的畫面在這「紀實攝影」展中在我內心產生了一種突兀感(雖然它還是具有當時文化價值的重要影像記錄),並開始質疑了它的真實性。

˙李鳴鵰1922-Li Ming-Dyao日月潭毛王爺和兩位公主


b.大甲媽遶境主題
第二幅讓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是一張早期大甲媽遶境的影像記錄,是一排列對跟隨著神轎的信徒,與扛轎人經過一座小橋的畫面,對於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大甲鎮瀾宮,與台灣對於媽祖敬仰的多年文化歷史來說,都是非常特別、重要性的記錄。

由於我近兩年也親身接觸了這個活動,在媽祖在大甲起行時總會經過一座必經的橋,而我兩年間也總是在平行於這座橋的橋上看著媽祖經過,與欣賞遶境的盛大煙火,於是對於「橋」產生特別深刻的印象,讓我在觀賞到眼前的作品時即刻聯想到,這過去媽祖遶境的影像,會不會就是不同時空但卻是同樣的地點的那座「橋」上。由於個人經驗與作品產生了特殊情感的連結,我想這也就是如策展人所述之「永懷記憶之事」,紀實攝影記錄了「文化感」與「不尋常的對象」所令人感到的魅力所在。

以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文字與圖像之間關聯的敘述來觀看,假若我沒有進一步去尋找作品的標題文字,我很難發現這幅作品的意義何在,我並無法清楚的判斷這群信徒的宗教信仰,我無法抓住流動且多元的意旨,而此時標題的訊息確立了先前的不定性,侷限了圖像潛藏的隱含義(connotation),而這就是羅蘭巴特所稱的「下錨」

2.「對象所處環境的差異」涉及
a.
何經泰1956-HO Ching Tai都市底層系列之「徐郭秀」
在這第二部分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何經泰的這作品,由於一開始並不能馬上瞭解作品所要傳達的原意(如策展人所述之「不尋常的在地現象」),但在畫面上一位老婦人的面部表情與身後塗鴉的街景,強烈的對比就已讓我產生特別的印象,再經過了作品的說明,更可感受到作者對社會底層人物的關懷。

如果就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符號意義的兩個層次來看作品,孤零零站在影像中的老婦人,與塗鴉過後的牆壁街景的比對,在隱含意上已告訴了觀者婦人的階級身分,並不是出現在溫暖的居家環境場景,她只是一位因種種因素且無親無故在街頭上的流浪漢,而背景的骷髏符號似乎更象徵著社會對她的判刑。

在展場的後方並還有參與展出作者的作品書籍,當我翻到何經泰先生都市底層系列的作品介紹後,又再次強烈感受到了作者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另一面貌解釋。讓我思考了我們現代社會與媒體之間的發展問題,這些在書中被當作主題呈現的人物,大多年過五十、流落街頭、居無定所、工作傷害卻沒人補償、老兵、用酒忘卻現實、迷惘的眼神、無親無故……。這些確實是這個社會所存在的事實,但媒體所呈現的社會,總是光鮮亮麗的上流社會(企業老闆、名媛、小開、飯店、集團……),而對於社會底層的情況,除非是殺人放火、抗議街頭等等的重大事故我們才能發現到他們的存在,但媒體對於這樣新聞所注重的卻都只在「第一獨家」,於是,都市底層的現象已逐漸是媒體視而不見的社會,如同他們遭到社會的拒絕,被隔離在同一個時空卻不同世界的角落。媒體的社會責任總是現代社會探討的議題。而所幸的是,這樣的議題在台灣還是有著像何經泰先生這樣的紀實攝影,讓我們享受在美好環境的同時,以各種角度去關懷這些社會底層人士,並盡一份心力去串聯起這些不為人知的角落。

˙何經泰1956-HO Ching Tai都市底層系列之「徐郭秀」

參考: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美術系列─紀錄攝影中的文化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