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音樂人都夢想著能在一個高大上的錄音室錄音,並且由世界頂級的製作人製作專輯,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並沒有那麼充足的預算。不過幸運的是,運用一些關於音樂製作的知識以及付出一點耐心,你也能夠使用家庭錄音室製作出專業錄音室水準的音樂。衡量音軌錄得是否專業,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你的人聲錄得怎麼樣,所以我要給你一些關於人聲部分的專業性建議。

1.調整狀態

要想錄出好的效果,你先要保證你處於一個舒服的氛圍中。如果你的情緒不對或者沒法放鬆,你的錄音一開始就是不順利的。一旦你感覺到舒適了,調整好耳機的音量,然後就可以開始了。

2.改造你的卧室

在一個非專業的環境中,如果想錄出專業的人聲,你應該在一個「平和」的,聲響效果足夠「干」的房間內錄音。你應該避免在那種像洞穴似的房間內錄音,它會使你的聲音有很多的迴響與聲波的反射,進而影響後續步驟中混音的操作與質量。你要記住,一旦你錄出的聲音很「濕」的話,你是沒有辦法將它變「干」的,所以你要確保你錄出來的聲音是可控的,盡量的「干」(當然也不是死氣沉沉的)。

你的卧室就很好,那些床墊、毯子、櫥櫃甚至是窗帘都能起到很好的吸收聲波的作用。任何情況下,你都能用舊毯子、床墊、窗帘或者枕頭來搭建一個組合式收音房(vocal booth),你甚至還可以再加一些帶皮原木來使得聲音更加自然。記住,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那種由於堅硬地面與又空又大的房子所帶來的聲音的迴響與反射的問題。

3.麥克風與噗聲濾除器(pop filter)的正確擺放

將麥克風隔板正對你的嘴唇(有時候也可以偏離軸心)。你可以嘗試下近距離(兩或三英寸)與中距離(一英尺)的麥克風錄音,並且比較下它們之間細微的不同。一定要在你的麥克風前面使用噗聲濾除器,它能使你的帶有「P」與「T」的咬字變得不是那麼的突兀。如果你沒有噗聲濾除器,你也可以使用晾衣架,襪子或者絨線帽自己DIY一個。

4.正確的麥克風音量

錄音前先讓麥克風「預熱」幾分鐘,然後可以開始調試你的前置放大器或者是DAW上的音量了。聲音的音量應該避免觸碰紅線,否則會因為信號過強從而引起失真。

5.多錄幾次

在錄歌的時候你可以先唱兩三次熱身。在整個過程中你應該盡量放鬆並且享受其中——畢竟你是在做音樂嘛!每一次錄完以後加上標籤,方便以後檢索。

如果錄了好幾次你都不在狀態上的話,你應該休息一下,腦袋放空,暫時忘掉那首歌。有時候在不好的狀態上強迫自己去錄音往往只會適得其反。與其讓挫敗感進一步增加,不如過一段時間後帶著全新的思路再來繼續錄音。

6.謹慎進行人聲編輯

現時的軟體可以對錄音音軌做出很大範圍的編輯。如果你能夠熟練使用一些插件或者是編輯工具的話當然是最好,但是千萬不要過於依賴和濫用。

當你在進行人聲並軌的時候,嘗試著讓某一特定軌道佔據大部分的比例,這樣你才不會毀掉演唱中蘊含的那一份自然。其他的人聲軌最好只使用在一些填充的小段落里。你要專註於演唱這一整體而非音高等細節。使用的人聲素材不應該僅僅只是「唱得好」,而且應該擁有自己的特質。

Autotune 跟 Melodyne都是很棒的工具,但你還是不應該濫用它們(除非你追求的正好是那種主流的人工痕迹過重的效果)。你應該只用這些工具去修復一些有瑕疵的詞句或段落,不要在整段音軌上載入音準插件。

7.知道何時處理或不處理你的聲音

有技術的工程師與製作人在多年裡經歷幾十張專輯的製作和摸索以後才能把握恰到好處的人聲處理程度。但是作為初學者的你是沒有辦法在自己家的錄音室裡頭複製這些經驗的。不過多虧了現在的那些高質量的插件,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以及一雙好耳朵,想要接近專業製作人那樣的高度也不是不可能的。

對於新人來講,如果你有一個很好的前置放大器的話,你就不需要用EQ。如果你在錄製爵士、民謠或者古典音樂的話,不要用壓縮。當你處理流行或者是搖滾的話,你可以嘗試使用2-4 dB的壓縮看看,並且將attack調慢,使得聲音更加自然。根據你自己的喜好,你也可以冒險使用很大的壓縮。

下面的一些效果插件也許你會使用得到:

Parametric EQ能夠切掉你不想要的頻率,並且提升另一部分的頻率

一些壓縮

De-Esser(去噝聲效果器)

兩或三種延時,短、中、長三種時間設置,可以在一首歌的不同部分中用到

一到兩種高質量混響,短時間與長時間,能夠增添歌曲的創造性。

多使用下這些效果,看看他們都是怎樣影響最終的聲音,在你找到自己喜歡的聲音之前你只需要多多嘗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