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卡地亞與故宮的這次展覽,感觸頗深,早在2009年時,故宮就曾舉辦「卡地亞珍寶藝術展」,那時筆者對珠寶和藝術還一竅不通,只能對著每一件珍寶說:「哇。。。好美!」。十年之後,再次參觀故宮和卡地亞聯手舉辦的「有界之外:卡地亞?故宮博物院工藝與修復特展「,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希望與大家分享:

關於「卡地亞「,相信絕大部分朋友都知道這是一個奢侈品牌,其發家史,在此不再贅述,百度有詳解。這裡主要分享一下本次展覽的一些重要展品。

展覽的地點在故宮午門的西雁翅樓,很多朋友找不到。簡單一點說,就是在驗票的那個門進去之後馬上左轉上樓就可以看到,不用額外買票。

「有界之外」通過詩意的語言和哲學的含義展現了本次展覽的策展理念。這一名稱來源於故宮博物院鐘錶修復團隊在與卡地亞進行合作交流時的真實感悟,正是在雙方對鐘錶技藝的切磋探索中,回溯時間和歷史的脈絡,激發出彼此對傳統的領悟,也讓雙方的合作不斷突破本來的界限。

展館分三個,登上城樓之後立馬邁入第一個展區:

進入場館的第一瞬間,你肯定會驚嘆一聲:哇!這麼多寶貝,得多值錢啊!

是的,確實是很值錢。

我以前也總這樣,從事珠寶玉石行業久了,就麻木了,不禁感慨有錢人怎麼這麼多!到如今,已經學會安慰自己,見過既擁有。

言歸正傳,在玲琅滿目的眾多珠寶中,首先我想為大家介紹本此展覽最為重要的展品之一:翡翠項鏈。很多人在展覽中穿梭,卻忽略了這件歷史上價值最高的「翡翠「作品。

其重要有兩個原因:

1. 材質。稍微懂一點翡翠知識的朋友應該知道,翡翠品質好壞無非三點:種、水、色。通俗一點,就是顏色要綠,透明度要高,質地要細膩。而此條項鏈不僅滿足以上三點,而且珠子粒徑很大,最小直徑15cm,最大19cm,是從同一塊翡翠原料磨製而成。可以說,這樣一條翡翠項鏈,從材質上講,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是絕無僅有的稀世珍寶。

2. 歷史。如果說材質決定珠寶的價值,那麼其豐富的歷史故事,更是讓其絢爛奪目,無可比擬。 提起這條項鏈,一定會想到它的原主人:芭芭拉·霍頓。

芭芭拉·霍頓,這位傳奇的社交名媛20歲的時候,就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女人,一生結過7次婚,臨終之時,竟然只剩下3000美金。

此條項鏈,是1933年,芭芭拉第一次結婚的時候,她的父親,也是紐約投資銀行的聯合創始人,委託卡地亞定製送給她的禮物。當然,女性總有自己獨特的審美,收到禮物的芭芭拉要求卡地亞為其重新定製了項鏈扣。用梯形紅寶石和長方形鑽石鑲嵌而成的圓扣,運用了當時流行的Art Deco風格。「紅配綠」,原來也可以這麼高級呀。不過,芭芭拉並沒有擁有這條項鏈很長時間,隨著第一段婚姻的失敗,悲痛欲絕的芭芭拉將項鏈送給了自己的好友Mdivani(我為什麼沒有這樣的朋友?看完就決定回去問一下身邊有沒有想離婚的朋友)。50年後,Mdivani家族將此件翡翠項鏈送至拍賣行進行拍賣,在經歷1988年、1994年兩次拍賣後,終於在2014年蘇富比拍賣會上,以2.14億港幣的價格成交,而購買它的買家,正是當年製作此件珍寶的的「卡地亞」。歷史彷彿回到了原點。

很多珠寶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可是為什麼偏偏會為這件傾倒?從事珠寶行業後,大家會發現,無論是鑽石、紅寶石、藍寶石,還是祖母綠等,這些世界通用的名貴寶石都是起源於外國,傳入中國。其評判的價值標準,來源、渠道都牢牢的掌握在外國人的手裡。而芭芭拉霍頓的這件翡翠項鏈,作為國際社會對翡翠品類的認知,使翡翠不再是中國人自己喜歡的東西,而變成了國際化的珠寶類品種,同時,翡翠也是唯一一個從貨源到審美評價標準都由中國人掌控的珠寶品類。不僅如此,此件項鏈,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公開的最為昂貴的翡翠製品。

能有幸見到實物,讓我激動不已。我在此件作品前足足停留了半小時。時光交錯,彷彿見證了芭芭拉的傳奇人生。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了解這條翡翠項鏈的價值以及它背後的故事。看見很多朋友走馬觀花式的錯過這件稀世珍寶,不禁也為之可惜。因此搜集了一點資料,想寫出這樣一篇文章,讓更多的人,能關注到它。

除此之外,在這個展館裡,大多展示的是具有中國元素或與中國相關的一些奢侈品。由於本人從事珠寶玉石行業,尤其對玉石玉雕比較有研究,因此不禁要讚歎,在過往的100年里,像卡地亞這樣的奢侈品牌,製作了一系列非常精美的具有中國元素的奢侈品,而這些作品即使放在今日,依然顯得如此高貴。這其中,利用玉石和貴金屬以及多種工藝結合的作品尤為突出。玉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載體,加上琺琅、漆器等工藝,製作出的首飾盒、口紅喝、打火機等具有實用功能的奢侈品,這種東西方的文化碰撞,讓你領略那個時候的貴族生活。

玉刀(手機拍攝,不夠清晰)

筆者自信看過國內很多頂級的珠寶玉石,因此並非因為這些作品是卡地亞製作的而高看一眼,而是感嘆能利用不同工藝將玉石與奢侈品如此完美、高級地結合在一起,即使是100年前的卡地亞,也是比國內目前的水平要領先的。這種水平無關工藝和材質,而是一種品質感和高級感,這是珠寶奢侈品的核心。由於手機實在很難拍清楚,在此就發一張照片作為代表,更多的大家可以去現場參觀。

這個廳參觀完後,真正的重頭戲才到來!出門右轉進入另一個展廳,此展廳中展出了眾多具有卡地亞代表風格的作品。

筆者很喜歡上圖這件鑽石鑲嵌的胸針。作品採用圓形和橄欖形鑽石鑲嵌,立體感和層次感很好,特別在捲曲的位置,線條自然流暢,彷彿像用綢緞編織的一樣。由於不太懂珠寶設計,所以對此的解讀只能比較淺顯一點。

不僅如此,像卡地亞著名的獵豹系列作品

主石:星光藍寶石 擁有者:溫莎公爵夫人

「水果錦囊「風格的首飾

卡地亞水果錦囊(Tutti Frutti)設計風格誕生於二十世紀初,其靈感汲取自印度裝飾藝術與傳統工藝。

雞蛋大小的藍寶石

以及各類土豪款式

鑽石項鏈
鑽石鑲祖母綠項鏈

我就想問這麼大待在脖子真的不重嗎???

不過在本展廳的末尾還有驚喜!十座皇冠??並排展示(是不是十座忘了,反正有好多座),整個展示區域像星空一樣夢幻,皇冠上的鑽石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在此必須要稱讚本次展覽整體的布展,可以說是筆者看過的許多故宮展里最用心的之一。

隨機拍了四頂皇冠,其它的大家去現場看吧。

除了這個展廳後,東側還有最後一個展廳,裡面全部是關於鐘錶的,由於本人對此毫無研究,就放幾張照片在這裡吧。

外國人的鼻子好挺啊,十分羨慕。

綜上,簡單的分享了一些本次展覽的概況,如果是喜歡珠寶和工藝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本次盛筵。展覽會持續到7月31日,大家抓緊時間。

最後,文中部分介紹來自百度,因此大家如果想了解更多的信息,也可以百度,筆者在此只是分享一些所見所聞。另外,這些照片都是用手機拍攝的,部分不太清晰,如果有哪位攝影大家有高清的照片請發給我呀!如果有朋友對珠寶、藝術和展覽有興趣,也歡迎私聊和我探討交流。

第一次發專欄文章,謝謝閱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