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磅!央行宣布:4月1日起 靜態掃碼支付單日最高500元)

【TechWeb報道】3月13日消息,隨著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掃碼支付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常態,就連街邊買菜都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寶掃碼支付。

不過,由於靜態掃碼支付的安全風險較高,央行此前印發瞭《條碼支付安全技術規範(試行)》和《條碼支付受理終端技術規範(試行)》,指齣使用靜態條碼進行支付的,風險防範能力為D級,無論使用何種交易驗證方式,同一客戶銀行或支付機構單日纍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該新規從今年的4月1日開始正式施 行。

重磅!央行:4月1日起 靜態掃碼支付單日最高500元

據瞭解,新規將掃碼支付分為四個風險等級,其中動態掃碼分為3個等級,而靜態條碼的風險防範能力最低,為D級。其中,風險防範能力達到A級,即采用 包括數字證書或電子簽名在內的兩類(含)以上有效要素對交易進行驗證的,可與客戶通過協議自主約定單日纍計限額;

風險防範能力達到B級,即采用不包括數字證書、電子簽名在內的兩類(含)以上有效要素對交易進行驗證的,同一客戶單個銀行賬戶或所有支付賬戶單日纍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0元;

風險防範能力達到C級,即采用不足兩類要素對交易進行驗證的,同一客戶單個銀行賬戶或所有支付賬戶單日纍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1000元。

而靜態條碼指的是長期有效的條碼,比如商傢貼在櫃颱上的二維碼。目前,靜態條碼被認為是風險最大的支付領域之一。

央行相關負責人錶示,靜態條碼易被篡改或編造,易攜帶木馬或病毒,真僞難辨,導緻支付風險較高。

同時,規定要求,靜態條碼應由後颱服務器加密生成,宜采用防僞紙張展示條碼,展示靜態條碼的介質應放置在商戶收銀員視綫範圍內,商戶應定期對介質進行檢查。

並且,新規還要求靜態條碼采用防護罩等物理防護手段避免被覆蓋或替換。在靜態條碼介質顯著位置明顯展示收款方信息,便於用戶核對。

在該規定發布後,很多用戶錶示單日限額500元肯定不夠用,因為掃碼支付已經成瞭自己的習慣。

對此,業內人士錶示,單日限額500元隻是針對同一客戶銀行或支付機構,即便達到規定綫,還可以使用動態掃碼,相比較下也更為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