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知道B站是好友徐先生的極力推薦,那時候他還在媒體,準備去小米工作。徐先生是B站「死忠」,極力向他所認識的投資人推薦該站,那時他以「亞文化」來描述二次元。

再後來,B站融資,投資人陳睿是金山系高管,一個有著二十多年動漫宅經歷的大叔。金山兄弟們中,陳睿與黎萬強志趣相投,黎萬強也成了B站愛好者,黎萬強對B站的研究成果是,一篇名為《亞文化是產品經理必修課》,這也是《參與感》的部分內容,這是2014年,也是這一年,36歲的陳睿從金山網路副總裁位置辭職。2015年年底回歸小米後,黎萬強給小米制定的諸多品牌與傳播策略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擊穿二次元。

「彈幕」是「第一現場的參與感」,主流文化也來自亞文化。

從那之後,小米與B站的合作,越來越多——MAX的發布直播、紅米的發布、MIX的發布,AKB48的代言,以及引爆流行,迄今依舊經典的雷軍鬼畜視頻「Are you OK」。

到現在,其實B站已經不能用「亞文化」來概括它:一個例證是,彈幕已經成為視頻APP的標配——優酷、愛奇藝、騰訊、搜狐的視頻,都配備了彈幕;另一個例證便是諸多鬼畜視頻的全網引爆與流行,這也包括了雷軍的「are you OK」。

這些例證都不如數字來得實際:根據B站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B站的月度活躍用戶為7180玩,其中81.7%的用戶出生於1990-2009年之間,與此同時B站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長達76.3分鐘。

這是個高粘性且活力青春的社區。

事實上,B站在用戶層面也有嚴苛的要求——它是國內互聯網行業中唯一一個嚴格執行社區准入制的平臺,要成為B站的會員,必須經過考試,才能轉正。截止2017年底,共有3160萬用戶通過了一百題的社區轉正考試,成為「正式會員」。如此制度,也是B站用戶歸屬感與榮耀之所。

創始人徐逸與陳睿的分工與搭檔默契,是B站成功的關鍵所在。一個熱衷內容與社區,一個擅長資本與商業化。這與彈幕先行者A站的內部派系鬥爭,雲泥有別。

陳睿為B站帶來了投資,如「中國默多克」黎瑞剛旗下的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還有騰訊,陳睿也為B站帶來了商業化——2017年B站總收入24.68億元,同比增長372%,2016年同比增長299%,2017年的收入結構中,遊戲收入佔比83.4%。遊戲,對金山出身的陳睿來說,駕輕就熟。

與雷軍一樣,陳睿也是「工作狂」,每天總是工作到凌晨。

與傳統視頻平臺不同,B站的視頻,是沒有廣告的,而遊戲流量90%都是自有的。B站的商業化探索,陳睿一直小心翼翼,十分謹慎。從現在營收來看,它的潛力價值還有很大挖掘空間。

B站在她的招股書中將她的主流用戶稱之為中國的Z世代(Generation Z),生於1990-2009之間,這是獨特的一代,他們的共同點是:受益於經濟快速發展,物質條件和受教育程度良好,屬於「網路原住民」,有著強烈的在線娛樂消費需求和付費意識。

70後與80後,成就了百度、騰訊與阿里,90、00後用戶的搶奪是當下互聯網最熱的賽道——淘寶推出了一年一度線下的「淘寶造物節」盛典,愛奇藝則在去年推出了「中國有嘻哈」,今年還有優酷的「這!就是街舞」,與此同時,還有今日頭條旗下的「抖音」。

幾乎所有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都在試圖取悅「中國的Z世代」,B站是Z世代重鎮。

受中美貿易戰以及美股動蕩影響,B站敲鐘當日股價表現並不好,市值約31億美元。這市值與搜狗相當,也與優酷土豆退市時規模相當,與此同時,搜狐公司市值約為11億美元。資本市場倚重新生代互聯網,搜狗因為AI,B站則因為「Z世代」。

我曾一度認為B站用戶「二次元」就是哈日,畢竟日本是動漫之邦。直到後來我看到《性轉三國》的音樂視頻,才知道,其實Z世代對中國傳統文化十分熱愛。雷軍之外,更重要的鬼畜明星還有王朗與諸葛亮。這是有著國際視野與中國情懷的新生代。

如果要了解年輕人的審美與志趣,B站是最好的研究樣本。

陳睿在上市之際的用戶 公開信說,「我們的理想不變。我相信有一天,我們將看到中國原創的動畫、遊戲,受到世界範圍的歡迎;我相信有一天,我們將看到世界各國的網民,為咱們中國人的文化創意趨之若鶩」。

理想永遠都年輕。

深以為然。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