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报导】疫情指挥中心拟定室内社交距离1.5公尺,希望避免近距离接触,减少感染风险,最近许多医院诊间也隔开了医师与患者的距离,医师与病人之间也必须距离1.5公尺,加上医师戴上口罩,只是问诊没有实际接触到医师,让不少患者感觉有点空虚。

 

中国医药大学新竹附设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王堂权说,这是不得已的措施,因为新冠肺炎传染途径以飞沫和接触为主,如有病患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对医护人员都是严峻的挑战。

 

为此,诊间做了妥善的规划,医病距离大约1.5公尺,运用智慧远距医疗系统,透过电脑解释病情时,病患则在一两公尺外观看医院所提供的IPAD,同步看到资料与影像。

 

王堂权指出,以前帮病人讲解X光、电脑断层等检验影像报告时,医师和病患几乎都是并肩观看萤幕,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必须维持一定的社交距离,确保病人及医事人员的健康。

 

如果收治高风险的患者,医师还须配戴N95口罩、手术帽、护目镜、防护面罩、头灯、全身防水隔离衣、乳胶手套,从上至下严密保护全身。

 

王堂权说,每次全副隔离著装完毕后,呼吸必须比较用力,讲话音量也必须放大2倍,有时候还要忍受2至3个小时才可以上厕所,这是另类的学习与成长。

 

新冠肺炎不仅只是医疗及流行病学等议题,还影响著人际交流与社会脉动。病患或许觉得护理人员严格贯彻防疫的作为有些不尽人情,但保护医护人员其实就是保护病人。

 

王堂权表示,医护人员每天接触上百个以上的病患,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才能避免医病之间的交叉传染,以及院内感染,防止自己被传染,就是确定自己健康,不会影响其他病患,因此希望所有病人共体时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