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主要防疫物資一個月出口百億元

  4月9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峯針對近期公眾較為關注的「媒體報導中國出口歐洲一些國家的醫療物資出現產品質量等問題」進行回應,稱從目前反饋的信息來看,這些報導與實際情況並不相符。

  對於消費券,高峯表示,目前已有7個省20多個地市組織發放了多種形式的消費券,激發消費潛力,帶動消費回補,在短期內取得了積極成效。「隨著國家和地方出臺的一系列促進消費回補釋放政策措施的落地見效,後期消費將逐步恢復,疫情不會改變我國消費長期穩定和持續升級的發展趨勢。」

  ●關於消費券

  消費券乘數效應「威力大」杭州帶動消費23.7億元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此前南京、杭州、湖南、濟南、青島、重慶、東陽等多個省市都撒下了花式「消費券」,且優惠力度不小。例如重慶市渝中區發放消費券是專門針對住宿、景區、電影、咖啡、購物、美食及圖書7大類,電影券可以滿30.01元減30元,美食券則是滿200元減100元,咖啡券滿15.01元減15元,深受消費者歡迎。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此前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發放消費券是通過補貼的方式來刺激消費,釋放需求,從過往經驗來看,一般消費補貼政策短期內會帶動消費增長出現新高,特別是在消費券主要支持的領域,不過,消費券並不是「普惠」的,而是哪裡需要補哪裡,對受衝擊較大的行業發放消費券,促使它們更快恢復。

  高峯公佈的一組數據也顯示出消費券的「威力」,杭州發放的消費券已核銷2.2億元,帶動消費23.7億元,乘數效應達10.7倍;鄭州首期發放5000萬元消費券,發放兩日核銷1152.4萬元,帶動消費1.28億元,乘數效應達11倍。

  據悉,近日隨著復工復產步伐加快,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較為嚴重的餐飲、旅遊消費也在逐步恢復。今年清明假期,銀聯商務統計的全國住宿、餐飲行業日均交易額比3月中下旬分別增長11.5%和10%,約恢復至去年同期五成水平。據中國旅遊研究院調查數據顯示,假期全國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達4325.4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四成水平。

  ●關於出口物資

  出口醫療物資有質量問題?中歐生產標準等方面有差異

  高峯還回應了「中國出口到歐洲一些國家的醫療物資出現產品質量等問題」,他表示,商務部已第一時間聯繫有關國家政府和企業進行覈查。從目前反饋的信息來看,這些報導與實際情況並不相符,出現所謂的問題,主要是因為中歐在生產標準、產品適用環境方面存在差異,有些歐洲用戶對產品的使用不夠熟悉,甚至出現失誤。

  高峯表示,「中國不會限制醫療物資出口,將進一步加強質量監管。」

  3月31日,商務部、海關總署等三部門就發佈了《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2020年第5號)》,要求出口的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等5類產品必須取得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相關資質,符合進口國(地區)質量標準要求。針對已獲得國外相關標準認證,但尚未取得我國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的情況,建議相關企業按規定向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已經有58個國家(地區)以及4個國際組織與中國企業簽署了醫療物資商業採購合同,還有71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正在與中國企業開展商業採購洽談。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從3月1日到4月4日,中國出口主要防疫物資102億元,主要包括口罩約38.6億隻,防護服3752萬件,紅外測溫儀241萬件,呼吸機1.6萬臺,新冠病毒檢測試劑284萬盒,護目鏡841萬副。

  ●關於外貿衝擊

  第三屆進博會簽約報名參展企業已超千家

  全球疫情對我國外貿企業的衝擊也是4月9日新聞發佈會上的一大要點。根據中國貿促會統計,截至4月1日,共有30個國家(地區)因疫情影響對貨物貿易採取了相關措施,共有124個國家(地區)對航班/列車/船舶進行限制。

  高峯表示,(這些限制性措施)給中國外貿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國際物流遲滯、增加貨物通關成本、商務往來和商業洽談受阻等等,導致企業履約和獲取訂單難度增大。「商務部將進一步加強與貿易夥伴的溝通協調,推動各國攜手合作,解除不必要的管制措施,保障全球供應鏈開放、穩定、安全。」

  據悉,目前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正有序推進,全國超過76%的外貿重點企業產能恢復率超過70%。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新聞發佈會上,高峯還回應了第三屆進博會的進展。

  據瞭解,目前簽約報名參展企業已超過1000家,已簽約展覽面積接近規劃面積的60%。其中,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規劃展覽面積較第二屆增加一倍,將重點引進藥品、醫療器械、養老康復、營養保健食品、醫療服務等題材。目前,該展區已簽約展覽面積達規劃面積的80%以上,已簽約世界500強和龍頭企業近60家,多家企業將推出包括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無創呼吸機、有創呼吸機、體溫槍、防護口罩等防疫相關產品。

  新京報記者 潘亦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