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电影很明显是冲著拿奖而不关注票房的,拿奖对导演和演员都有显而易见的益处,那投资者能得到那些好处呢,他们为什么投资?


因为良心。

《1942》算是这样吧,也不是为了拿奖,但就是冯小刚作为电影人的一种良心使然,求著华谊给投资的。


《1942》也能算叫好不叫座?我真是醉了,知乎网友对电影的认知真的是无知啊。还有谈情怀和良心的,我真的乐了。给你说两个例子,第一个是王家卫,第二个是索德伯格。王家卫拍的片子的钱从哪儿来的?刘镇伟给他赚的。1998年刘镇伟息影去了北美,2002年王家卫拍《2046》拍到一半缺钱,于是给刘镇伟打电话,我缺钱了,有个剧本叫《天下无双》,你回来拍,给我赚点儿钱花。于是刘镇伟就回来了。

索德伯格和克鲁尼联手打造了三部罗汉系列,赚的不亦乐乎,可是钱呢,被这哥俩拿去开了公司拍了五部文艺片花的一干二净。

所以说,很多时候,文艺片的投资其实都是制片人或者导演自己的钱。大约在人家看来,花点儿小钱拍部文艺片其实跟咱们花点儿钱去看场电影没什么区别,图一乐。再一个,文艺片的资金很多来自电影界的各种基金和奖金,好比张猛的《钢的琴》,他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剧本评比获得的奖金,当然这部电影著实算不得文艺片,倒是很符合题主所说的叫好不叫座。还有一些其实是投资人看走了眼,以为能赚钱,其实没赚到。生意人做生意都能赔,更何况生意人做电影?再有一些就是真的是冲获奖去的,但这种公司往往都有两手准备,他在投一部叫好电影的同时肯定投了十部叫座电影。

上面还有人谈艺术,真是搞笑,人家拍卖的一幅画就只有一幅,但你见过哪部电影问世之后只做一个拷贝的吗?电影是艺术不错,可你拿艺术来装逼就不对了,因为电影更是产业,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所以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才是真正的好电影,王家卫只是好艺术家,杜琪峰才是好导演。


得奖了可以出碟啊
人生需要收获 名与利,自我价值体现,成就感,安全感等等正能量的东西;投资获得的收益如果单纯用金钱来衡量就得不出正确答案了

中国每年能产出大几百部电影(好像去年过千了),其中最终上映的,也就三四百部。而这三四百部电影中,绝大多数都是赔钱货。

可能那些挥舞著钱涌进电影圈的业外老板认为最不济也就是没钱但混了点名头,拿了点奖也是好的。但他们最可能的结局就是那些挤不进热门档期,首日排片不足5%,首周三日过后再也不见踪迹,你压根没听过名字,网站上线后不刻意去找你都看不到相关信息的影片,俗称炮灰片。

相信我,炮灰片中绝大多数都是烂片,你就算知道了有这么个玩意儿存在,但是它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从演职人员到故事简介都没有一点东西能勾起你的兴趣,更多的,你只看到了它的破烂名字和破烂海报就直接滑过了,注意力停留的时间可能还不足1秒。

真惨!

但是,最惨的还不是炮灰片,炮灰片至少曾经还有机会让别人认识它,然后烧香拜佛祈祷那些人看在自己并不是那么特别狗屎的情份上,回去后能在餐桌上,在办公室里,在激情退去后的宾馆床上介绍自己,让自己有机会被更多人认识,票房能多一万,排片能多涨一分。

至少还能做梦不是?

最惨的是那四五百部连上映都没得上的电影,他们连被人忽视的资格都没有。

生活的不易,白眼、重担、伤病惨不惨?惨!但最惨的是你那几亿个兄弟姐妹,这个世界他们甚至都没来过。

为什么还有永远也望不到边的人群挥舞著钞票冲向电影圈?

因为这是个聚光灯下的世界啊,美女、名流、斯文、名利场,流连忘返,甚至还有一点电影梦?又或者看看那座五十多亿的山?

谁还没点梦想。


投资者的出发点可能是其他地方:

比如持续投资一个导演;比如得奖带来的业内名声;比如培养新导演;

同时很多钱本身就来自情怀(想要得奖)比如王晶导演等等;或者偶然得到一笔钱的导演想拍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某个素材


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都有人拍→_→


走艺术院线可以获得长期回报。电影不止卖一次,比如我可以卖到国际上去,可以卖电影频道,可以卖世界各地的电视台,DVD。可能收回成本要三五年,后面能卖20年。虽然收益不高,但总体细水长流。


风投或江湖情谊,你看当年恩格斯投资马克思,投出了一个永垂不朽来~~ORZ!!
为了洗钱
不是所有人做事都抱有一定目的性的
分析一下,个人见解:因为情怀什么的投资者有,但是我不认为会产生许多类似电影的情况。并且他们并非没有目的,只是目的不是票房,而是拿奖。也就是说,他们的目的不是捧电影,而是捧人,换句话说,就是捧演员地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