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與台灣產業,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所日前進行「新冠肺炎對產業影響」研究,調查20項產業後,認為如疫情無法順利控制,則生產或市場高度倚賴大陸產業將會面臨斷料、營收下滑情形;其中機械、工具機、被動元件、石化、風電材料、電路板都有訂單減少,甚至產值雙位數衰退風險。

新冠疫情讓大陸超過80城市實施封城或半封閉式管理,各大城復工也有不同延緩情況。產科所分析廣泛觸及國內半導體、顯示面板、 網路通訊、手機組裝、電路板、生技醫藥等20項產業面臨疫情情況。

第2季營收 視陸復工而定

對比當年SARS疫情,台灣股市下修近千點,2003年第二季GDP約跌3個百分點,製造業單季降5%到8%跌幅。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確診感染數、封城數目都勝過SARS,且2019年中國大陸經濟規模已成長7.3倍,對全球經濟體系與台灣產業影響已不可同日而語。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長蘇孟宗說,在疫情未解下,廠商第一季營收衝擊已免不了,但是4到6月是否仍跌,要看復工人力、原料與疫情而定。

產科所調查,肺炎疫情對台產業衝擊,大致可以從台陸產銷四個面向去看;基本上,生產據點、目標市場集中在大陸的產業,缺料、缺工、訂單減少影響愈大。例如「借力中國、行銷全球」與「借力中國、在地行銷」兩類型,如網路通訊、鏡頭模組、手機組裝、產業機械、太陽能電池、電路板等,因當地產能大,恐因人力與物料短缺減產,衝擊上半年營收表現。

相反來說,「台灣製造、行銷全球」與「台灣製造、行銷中國」兩類型,如半導體、顯示面板、光學鏡頭等,因在台生產比重大,在生產調控及備料庫存下,影響程度較小。

助廠商回台 輔導產業升級

個別產業上,工研院警告,工具機、機械可能面臨缺料、下游客戶取消訂單。石化業在價量下跌情況下,產值更恐面臨雙位數衰退。被動元件廠因7成產值在大陸,如下游組裝廠需求減少也將影響訂單,勞力密集的風電材料業因人力受阻對產值有負面影響。

電路板則是競爭對手日韓廠商據點較分散,不像我們只能倚靠本土產能,其市佔率有被侵蝕考驗。相對醫療器材、生技產業反有國際大廠轉單效益,或是第二套供應商,影響不大反會受惠。

不過蘇孟宗指出,目前掌握最新訊息,是大陸也意識到不能讓工商經濟垮掉,因此除武漢外,會維持大城市間一定的人車流動,有助復工速度。

對於疫情帶來的危機,產科所對產官提出建議,企業端上,宜加速海外布局,避免Made in China的地緣風險。引進智慧製造降低勞力需求,加強研發與創新。

對政府而言,可彈性法規抒解企業困境,如彈性工時、派遣比重、外勞比重、加班等政策上給予適度放寬。並透過專案與獎勵措施引導廠商回台或至新南向國家投資,輔導產業升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