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架搭載247位臺商及其家屬的武漢包機於3日深夜抵臺後,滯留在湖北省的近千名臺灣人民莫不引頸期盼自己就是下個返臺包機的幸運者。可惜的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後續發展竟演變成兩岸官方的相互指責,使得臺胞成為兩岸政治紛爭下的人球,令人不捨。

在兩岸小兩會協商未果後,返臺包機作業不僅中斷,陸委會及國臺辦也接連升高批判聲量,指控對方失誤才導致臺商未能盡速返臺。國臺辦先痛批民進黨欲「以疫謀獨」,近日更發出3500多字的新聞稿,以不點名方式批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謊並掩飾真相,是造成包機延後的禍首。兩岸官方互控對方失職卸責,關係弄得更僵,包機恐難以成行。

經過首班包機的爭議,原先搭橋的國民黨已成驚弓之鳥,對再次出手協助已有顧忌,因此,民進黨與中共只能硬碰硬麪對滯留臺商的問題,現在看來,這勢必又是一場兩岸政治及宣傳戰的激烈交鋒。

首次包機是由湖北臺辦主導,但在惠臺效果不如預期、反遭綠營大做文章的情形下,國臺辦決定直接介入爭端。

此時抨擊陳時中是針對兩岸防疫合作,避免直接批評蔡英文或陸委會,讓彼此留有對話空間的轉圜餘地。

然而,北京恐怕罵錯對象了。雖說陳時中是臺灣的防疫指揮官,但兩岸協商包機事宜並非他的職責,最多隻是提供防疫專業意見,若沒有上級長官背書認可,他怎有權力推翻陸委會之前接納陸配子女返臺的決定?國臺辦以專訪方式拉高批臺聲調,似有壓制蔡政府應對疫情的政治考量,卻與當前的臺灣輿情嚴重背離。

在臺商返臺議題上,蔡政府也有可議之處。長期以來,民進黨習以統獨立場看待大陸對臺措施,將所有對臺有利的政策都視為中共統戰。蔡政府張開雙手歡迎臺商返臺投資,卻對眼前滯留湖北的臺商困境視若無睹或消極以對,還潛意識地將陸配當成親共幫手,從未真心接納他們為臺灣的新住民,才會放縱網軍攻擊臺商及其眷屬,實在不配自詡為人權立國的政黨。

若以人道考量,只要臺灣做好隔離的預防工作,就不該以防堵疫情為由,妨礙臺商合法返鄉,否則一旦這些人選擇從不同直航城市返臺,豈不對現行防疫工作造成更大的負擔?

針對臺商包機返臺的爭議,臺灣站在防疫道德的制高點,大陸則具有主場優勢。為了不讓臺灣的防疫網出現漏洞,蔡政府希望全面將可疑的感染人士阻擋在境外;中共則希望盡早讓臺商及眷屬離境,以免更多人感染而加重醫護壓力,也能營造正面形象。在彼此南轅北轍的考量下,臺商的返鄉路當然遙遙無期。

但「事在人為」,兩岸並非找不到包機的共通點。雖說官方接觸已中斷,至少仍能透過「小兩會」的兩岸民航管道進行磋商,希望能拉近彼此認知的差距,以符合臺灣防疫及臺胞權益的方式,盡早讓臺胞返回臺灣。否則在雙方政治高於一切的算計下,這些無辜的同胞將成為兩岸政治歧見下的犧牲品。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