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衝擊波」與美國製造業

    【特約記者謝維倩報導】新冠肺炎(英文簡寫分別為NCP和COVID)爆發,引發各種討論。

    2003年非典型肺炎(英文簡寫SARS),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爆發,並蔓延到全球。SARS簡寫最後一個字母S,代表的是Syndrome(綜合症),和2012年的中東呼吸綜合症(簡寫MERS)最後一個字母S相同。

   2006年在美國出版的一本電子書,書名是China Syndrome講的就是SARS,全書以什麼是病毒、病毒如何傳播、病毒從何而來、怎麼殺死病毒,分別為全書四章的標題。書名顯然帶有貶義,以地名、動物名甚至國名來命名病毒或者疫情。一般來說,看到China Syndrome沒有人會把它和SARS病毒聯繫在一塊。

   2013年美國經濟評論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國綜合症:進口競爭對美國局部勞動力市場的影響,出現了這個詞。作者(三位教授合著)的核心觀點是,1990~2007年美國從中國進口大量商品,造成美國製造業工人失業率上升,勞動參與率和工資的下降。

   之後以此話題發表一系列文章,認為美國受到中國進口商品競爭的地區,領取救助金的人數增多、公共服務供應減少、犯罪率和家庭負債率上升、結婚率和生育率下降、貧困兒童增加、向上流動性減少。這些觀點獲得主流媒體的積極報導而變得家喻戶曉。

   鐵鏽地區選民的生活在受到進口競爭影響之下,逐漸改變政治立場,變得更保守和激進,使得有這一傾向的共和黨議員輕易勝選。川普在競選過程中對中國貿易的嚴詞批評,當選後發起的關稅貿易戰,有著很強的學術支持和民意基礎。 

   根據三位教授的分析,由於中國進口競爭對三個關鍵州威斯康辛、密西根和賓州的影響,川普才得以入主白宮,因為他在競選過程中說出他們的心聲。

   他們同時認為,受到中國衝擊的製造業在科技創新和專利研發上都出現倒退,美國的研發有三分之二來自於製造業,使得遏制中國產業升級與技術進步,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成為貿易談判中的核心訴求。

   作者羣後續發表的文章將「中國綜合症」改成「中國衝擊波」,可能前者太過貶義,而後者中立一些。實際上,「中國衝擊波」描述的製造業工人失業所產生的社會和技術問題,其他經濟學家給出的主流解釋是機械自動化取代製造業工人,以及美國政府的公共政策失靈。

   這些解釋也適用於其他發達國家發生的類似現象,儘管這些國家對中國長期保持貿易順差,例如日本、德國、澳大利亞、瑞典、荷蘭和義大利。在國際經濟學界,「中國衝擊波」系列研究引來無數的追隨者,幾乎每個以貿易為主題的學術會議,這套方法都被套用到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的國家,批評中國成為時髦。

   有經濟學家甚至把美國中年白人死亡率上升也歸罪於中國貿易,卻故意不提中年白人在其他發達國家的死亡率保持下降趨勢,無論這些國家對中國的貿易是順差還是逆差。

   幸運的是,學術界也有洞察力深刻的學者陸續發現「中國衝擊波」的漏洞,不乏一系列新研究對「中國衝擊波」的有力反駁。

   例如:從中國進口商品會對美國同類商品形成「直接衝擊」,可能降低美國企業的就業人數和收入,位於這些企業上游,提供中間投入品或服務的美國企業自然就會受到負面的「上游衝擊」,但對於購買中國最終商品提供服務的美國企業,或者購買中國商品提供服務的美國企業,以及購買中國中間投入品,生產最終商品的下游美國企業,可能由於中國進口價格低而擴大生產規模,這樣「下游衝擊」就會增加工人的就業和收入。

   研究結果顯示,發現「直接衝擊」和「上游衝擊」的確減少了美國製造業的就業,但是「下游衝擊「不僅增加了美國就業,而且大到可以抵消前兩個負面衝擊。另一方面,與中國的貿易還增加了美國服務業的就業。

   儘管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近年持續擴大,但製造業就業人數從2010年開始回升,目前失業率創下50年以來的新低,除了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內發性的經濟實力以外,與中國的貿易來往也是核心原因之一。

   研究17個歐洲國家的貿易和就業數據,平均來說從中國進口有助於增加就業。很簡單因為一個國家增加進口往往是經濟增長,需求提升的標誌,川普一直認為貿易逆差不斷增加是極其糟糕的事情,但看數據就會發現,美國逆差減少之時,通常是經濟衰退或者危機時刻。

   實際上美國對全球的出口擴張有利於增加製造業就業人數,進出口對美國就業的負面和正面效果,基本上相互抵消。但是出口增加可能來源於技術進步或機械自動化生產,並不必然意味著工人的就業崗位增加。

   中國衝擊波的作者羣最新關注焦點是為什麼「中國衝擊波」對美國部分地區的影響大,而對歐洲的影響要小很多甚至不存在。

   美國國內的經濟發展,大城市的就業者通常受過高等教育,他們與只有高中學歷,技能有限者的收入差距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拉大,後者只能在小城市原地踏步。50年代製造業比較均勻地分佈在不同的州,但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製造業轉移到了中部和南部各州。

   除了產業聚集的原因以外,這些地區的工人缺乏工作機會,與美國人跨洲流動性在過去30年持續下降有關。陷入失業的工人,大多留在原地,而不是前往其他有工作的州。 

   好在三位教授認為中美貿易在整體上有利於美國,認為受到衝擊地區的社會問題,與美國公共政策失靈有關,他們並不認同川普對於貿易逆差的觀點。最重要的是「中國衝擊波」在2010年就結束了。

 

 

查看原始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