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冲击波」与美国制造业

    【特约记者谢维倩报导】新冠肺炎(英文简写分别为NCP和COVID)爆发,引发各种讨论。

    2003年非典型肺炎(英文简写SARS),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爆发,并蔓延到全球。SARS简写最后一个字母S,代表的是Syndrome(综合症),和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症(简写MERS)最后一个字母S相同。

   2006年在美国出版的一本电子书,书名是China Syndrome讲的就是SARS,全书以什么是病毒、病毒如何传播、病毒从何而来、怎么杀死病毒,分别为全书四章的标题。书名显然带有贬义,以地名、动物名甚至国名来命名病毒或者疫情。一般来说,看到China Syndrome没有人会把它和SARS病毒联系在一块。

   2013年美国经济评论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国综合症:进口竞争对美国局部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出现了这个词。作者(三位教授合著)的核心观点是,1990~200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大量商品,造成美国制造业工人失业率上升,劳动参与率和工资的下降。

   之后以此话题发表一系列文章,认为美国受到中国进口商品竞争的地区,领取救助金的人数增多、公共服务供应减少、犯罪率和家庭负债率上升、结婚率和生育率下降、贫困儿童增加、向上流动性减少。这些观点获得主流媒体的积极报导而变得家喻户晓。

   铁锈地区选民的生活在受到进口竞争影响之下,逐渐改变政治立场,变得更保守和激进,使得有这一倾向的共和党议员轻易胜选。川普在竞选过程中对中国贸易的严词批评,当选后发起的关税贸易战,有著很强的学术支持和民意基础。 

   根据三位教授的分析,由于中国进口竞争对三个关键州威斯康辛、密西根和宾州的影响,川普才得以入主白宫,因为他在竞选过程中说出他们的心声。

   他们同时认为,受到中国冲击的制造业在科技创新和专利研发上都出现倒退,美国的研发有三分之二来自于制造业,使得遏制中国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强化智慧财产权保护成为贸易谈判中的核心诉求。

   作者群后续发表的文章将「中国综合症」改成「中国冲击波」,可能前者太过贬义,而后者中立一些。实际上,「中国冲击波」描述的制造业工人失业所产生的社会和技术问题,其他经济学家给出的主流解释是机械自动化取代制造业工人,以及美国政府的公共政策失灵。

   这些解释也适用于其他发达国家发生的类似现象,尽管这些国家对中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例如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瑞典、荷兰和义大利。在国际经济学界,「中国冲击波」系列研究引来无数的追随者,几乎每个以贸易为主题的学术会议,这套方法都被套用到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批评中国成为时髦。

   有经济学家甚至把美国中年白人死亡率上升也归罪于中国贸易,却故意不提中年白人在其他发达国家的死亡率保持下降趋势,无论这些国家对中国的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

   幸运的是,学术界也有洞察力深刻的学者陆续发现「中国冲击波」的漏洞,不乏一系列新研究对「中国冲击波」的有力反驳。

   例如:从中国进口商品会对美国同类商品形成「直接冲击」,可能降低美国企业的就业人数和收入,位于这些企业上游,提供中间投入品或服务的美国企业自然就会受到负面的「上游冲击」,但对于购买中国最终商品提供服务的美国企业,或者购买中国商品提供服务的美国企业,以及购买中国中间投入品,生产最终商品的下游美国企业,可能由于中国进口价格低而扩大生产规模,这样「下游冲击」就会增加工人的就业和收入。

   研究结果显示,发现「直接冲击」和「上游冲击」的确减少了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但是「下游冲击「不仅增加了美国就业,而且大到可以抵消前两个负面冲击。另一方面,与中国的贸易还增加了美国服务业的就业。

   尽管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近年持续扩大,但制造业就业人数从2010年开始回升,目前失业率创下50年以来的新低,除了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内发性的经济实力以外,与中国的贸易来往也是核心原因之一。

   研究17个欧洲国家的贸易和就业数据,平均来说从中国进口有助于增加就业。很简单因为一个国家增加进口往往是经济增长,需求提升的标志,川普一直认为贸易逆差不断增加是极其糟糕的事情,但看数据就会发现,美国逆差减少之时,通常是经济衰退或者危机时刻。

   实际上美国对全球的出口扩张有利于增加制造业就业人数,进出口对美国就业的负面和正面效果,基本上相互抵消。但是出口增加可能来源于技术进步或机械自动化生产,并不必然意味著工人的就业岗位增加。

   中国冲击波的作者群最新关注焦点是为什么「中国冲击波」对美国部分地区的影响大,而对欧洲的影响要小很多甚至不存在。

   美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大城市的就业者通常受过高等教育,他们与只有高中学历,技能有限者的收入差距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拉大,后者只能在小城市原地踏步。50年代制造业比较均匀地分布在不同的州,但随著产业结构的改变,制造业转移到了中部和南部各州。

   除了产业聚集的原因以外,这些地区的工人缺乏工作机会,与美国人跨洲流动性在过去30年持续下降有关。陷入失业的工人,大多留在原地,而不是前往其他有工作的州。 

   好在三位教授认为中美贸易在整体上有利于美国,认为受到冲击地区的社会问题,与美国公共政策失灵有关,他们并不认同川普对于贸易逆差的观点。最重要的是「中国冲击波」在2010年就结束了。

 

 

查看原始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