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浙江台州「倪媽媽」:11年默默守護52個特殊「孩子」

    圖為:倪桂勇11年默默守護殘疾人「孩子」 椒江區海門街道供圖 攝

中新網台州11月13日電(記者 范宇斌)11年來,幫助近百名殘疾人從生活不能自理,到基本可以自己吃飯、上廁所、跟陌生人聊天。這一轉變源自於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海門街道育才工療站負責人倪桂勇自2008年來的默默奉獻,如今,她也成了工療站52名殘疾人共同的「倪媽媽」。

  談及當年創辦殘疾人之家的初衷,倪桂勇說,11年前,她時任育才社區主任,在轄區居民家中走訪期間,總會不經意間看到一些令人難過的場景。

圖為:倪桂勇11年默默守護殘疾人「孩子」 椒江區海門街道供圖 攝

  「小丁當時只有24歲,患有智力殘疾,生活也不能自理,爸媽離婚了,跟爺爺一起生活,爺爺出去后,就把他一個人關在家裡,每天要尿褲子。」「小周跟小丁的情況類似,媽媽啞巴兼精神殘疾,爸爸智力殘疾,爸媽一出去,也是把她關在家裡,她每天把自來水放出來,把衣服搞濕。」倪桂勇說。

  倪桂勇看到社區里有不少患有智力、身體殘疾的孩子,家庭條件普遍較差,她就想把殘疾人接到社區來,由社區照顧,讓家長們有更多的時間出去工作賺錢。於是,她上門去做家長們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把孩子送到社區來。

  2008年1月8日,育才社區工療站正式啟動。第一個月政府部門並不知道這件事,工友中餐開支也由倪桂勇自己掏腰包,飯由她老公燒,而她老公身體並不好。從第二個月開始,椒江區殘聯給每位工友適當的中餐補貼。

  社區本身有很多工作要做,把工友們接到社區來誰去照顧他們呢?其實在接進來之前,倪桂勇就想到了要給他們找一份手工活做,讓他們既坐得住,又有康復鍛煉機會。

圖為:倪桂勇11年默默守護殘疾人「孩子」 椒江區海門街道供圖 攝

  於是,她就到處去找能夠提供手工活的工廠,先後找了穿珠子、裝502膠水蓋子、套美工刀等這些簡易的手工活。廠家把料發過來,做好了之後,每隔一段時間上門收一次,再給工友們相應的工資。

  11年來,倪桂勇一直照顧她的「孩子們」,幫助他們學習成長。

  據了解,52名工友絕大多數智力都有殘疾,他們的智力相當於幾歲的孩子,其中18名患有精神殘疾,發起病來會摔東西、打人。有一次還打傷了倪桂勇,讓她疼了整整三個月。但倪桂勇沒有放棄,11年來,她用一顆仁愛、平等之心對待每一位殘疾人,幫助他們成長進步。

  倪桂勇說,這些「孩子們」比幼兒園的小朋友還難教,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導后,他們漸漸都好起來了,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了,患有精神殘疾的發病率也慢慢減少了,他們在這裏交到了很多朋友,有些下班后還捨不得離開。

  殘疾人每周一至周五到社區來上班,上班時間為早上8點到下午5點,由家長負責接送。每天上午的工作任務是做些穿珠子、裝502膠水蓋子、套美工刀等這些簡易的手工活,中午午休過後,倪桂勇考慮到他們做了一上午手工活有些無聊、厭倦了,便設置了語文、數學、音樂等課程,教他們背唐詩、數數、唱歌、跳舞等,使得殘疾人們在工療站一天的生活更有意義。

  「工療站的工作需要特別的耐心、愛心。」倪佳勇說,除了吃飯時間,她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這些殘疾人身上,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娛樂康復、音療服務等,根據每個人情況的不同,做不同的康復項目。經過一段時間接觸,漸漸了解了他們的性格,這些「大孩子」也喜歡跟她在一起。

  2018年起,倪桂勇在工療站里實施了流動紅旗和小組長制,為殘疾人評優。倪桂勇還經常組織他們搞活動,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每個月舉辦一次集體生日,每年組織一次春遊、開展一次體檢,父親節、母親節、全國助殘日、國際助殘日等組織活動,並邀請家長們一起參加。

  11年的付出,終於收穫了回報。看著孩子們漸漸成長、生活基本會自理,「倪媽媽」心裏樂開了花。

  如今,在工療站的殘疾人們認真工作、快樂生活,精神狀態得到了很大改變,也減輕了單個家庭的負擔。

  33歲的小張在這裏已經10年了,智力殘疾的她剛來的時候連生活都無法自理,但現在,她不僅能夠熟練地幹活,還擔任起了小組長協助工作人員進行管理。

  17歲的小阮是最小的工療員,他患有嚴重的自閉症。在這裏一段時間后,他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在這裏教到了許多好朋友,也可以主動的跟陌生人聊天了。

  「我每天都會給他們布置家庭作業,下午回家後背唐詩,幫父母掃地、洗衣服,父母們都非常配合,每天都會給我發孩子們在家完成作業的小視頻。現在這些孩子們會背8首唐詩了,很多字都認識了,會唱好幾首歌了,一些簡單的舞蹈學了幾個下午就會了。」倪桂勇說。

  「看著孩子們慢慢變好,所有一切都是值得的。」在倪桂勇看來,「有時遇到心煩事的時候,看看他們,跟他們待在一起說說話,開開玩笑,便不覺得心煩了。未來,只要他們還需要我,我就會一直做下去,一直照顧他們。」(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