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日期:100-6-15

信件編號:20110034925

內  容:

本人再將【2005/07/04 聯合報】報導有關陳勁甫先生的故事po在總統信箱,希望馬先生能夠重視,如此優秀的建軍人才,在中華民國竟然沒有可以一展長才的舞台,馬政府竟然也未曾積極發掘,真的是令人無法理解、匪夷所思,如果馬先生予之召見並懇請陳勁甫先生再次為國效力,這是多麼令人民佩服、令媒體關注 、令國軍振奮的創舉與魄力,請馬先生儘快採取行動,感謝,

  陳勁甫自維吉尼亞軍校第一名畢業後,志願回台加入國軍,轟動社會。當時蔣經國總統還特別召見合影。(本報資料照片)

  故總統 經國先生曾召見過陳勁甫先生,馬先生又何嘗不能見賢思齊,因 經國先生召見陳勁甫先生的照片無法轉貼,但可從網路下載。

  陳勁甫是小巨人!

  他說:[覺得對國家貢獻有限.不能再拿國家的終生俸.所以刻意提前一年退休].昨電視胡忠信說[有格的人變成稀有動物.很稀奇]~

  廿年前,在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第一名畢業的台灣青年,志願返國投效國軍;這個身高一六○公分小巨人的故事,在國內轟動一時。不料,當年充滿報國熱情的陳勁甫,去年卻在即將領取終身俸前夕悄然退伍,轉赴大學任教,也放棄了指日可待的少將晉升機會。

  出生於高雄的陳勁甫,在台灣讀完高一即以依親名義赴美求學;高中畢業後,身材短小的他毅然選擇就讀維吉尼亞軍校。

  當時,他是全校最矮小的學生,卻連續三年獲得海軍陸戰隊體能測驗特優獎,並在一九八五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當年出國,曾切結一定回國服役,陳勁甫不僅回台實踐諾言,並選擇從基層陸軍中尉做起。

  志願從軍後,陳勁甫曾當選十大傑出青年,後又出國深造,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他傑出的學經歷,原本是軍旅生涯發展的絕佳保證,不少同僚也豎起大拇指稱讚他是個人才。但為什麼服務滿十九年後,在退有終身俸、進有少將晉升機會的關鍵時刻,為何選擇匆匆退役?

  對於這個問題,陳勁甫不願多談。至於軍中有人說他臨陣脫逃,有人說他求官不成,他只淡淡地說:「升少將,又能為國軍做什麼?」言下,對軍旅生涯似乎失望。

  據軍中同袍的說法,陳勁甫悄然退伍,與他全力參與規畫的「國防二法」後來在立法及實施階段變得「面目全非」有關。此外,他有很長一段時間對「建軍到底有沒有方向」感到困惑,最後他乾脆放棄體制內改革,嘗試從軍隊體制外盡一份力量。

  在基層歷練期間,有長官要留陳勁甫在學校當教官,但他婉拒軍旅生涯早期就要上下班的享受,寧願到部隊接受磨練。他當過金門前線的砲兵連副連長、八軍團的砲兵連長、基地訓練及高裝檢等基層實務。之後,他在陸軍總部擔任參謀,又進了陸軍指揮參謀學院就讀,最後才轉到國防管理學院任教。從部隊轉到學校,有長官不理解,認為他挑容易的路走。

  其實,當時陳勁甫已對國軍抱存疑問,有提早退伍的念頭。他曾向友人透露:「我不理解國軍的方向在哪裡,如果不在部隊,該在總部吧?可是我到計畫署工作,發現那裡『搞行政、不搞計畫』。那該在三軍大學吧?但我到陸軍指參學院還是找不到答案。那麼,高階參謀階層總會規畫建軍方向吧?結果參謀本部聯五(計畫次長室)忙的,還是行政業務。」

  陳勁甫不斷思考國軍建軍目標在哪?每年幾千億國防預算投進去,邏輯上應該有整體規畫,「但除了『防衛固守、有效嚇阻』八字真言,再下去就空了,真是可怕。」

  陳勁甫因經辦對外採購業務,常聽美國人問:「你們的制空、制海、反登陸是什麼?」但不同軍種的高階軍官竟然有各種不同詮釋;這不僅讓美國人困惑,也讓陳勁甫困惑。這正是民國八十五年台海飛彈危機前後的事,外有實際威脅、內有方向不清的迷惑,對他衝擊很大。

  當時他想,國軍戰略模糊不清,從軍隊內部很難搞好,從外面來做,大概還有希望;所以約略萌生了退伍的念頭。但難在國軍畢竟待他不薄,陳勁甫相當猶豫,所以先選擇去國防管理學院教書,再作評估。不料,他終於無法在軍中釐清自己的困惑。

  當時的國防管理學院院長、現任立委帥化民感歎:「國軍留不住他,是國軍的損失。」當時,帥化民協助前國防部長唐飛完成國防二法架構規畫,陳勁甫曾深度參與,他去陸軍總部作簡報時,陸軍總司令陳鎮湘相當欣賞,當晚就來電希望他回陸軍工作。帥化民回憶說:「我去總長辦公室搶人,湯曜明問我陳勁甫是不是怕吃苦?我說陸軍不怕找不到帶兵官,但好的規畫人才太少,陳勁甫應該留在國管院。」

  之後,陳勁甫專心於新成立的國管院決策研究所,他說:「這段時間最有成就感,好像撒下種子長成秧苗。」沒想到,五年後,陳勁甫還是選擇退伍,到元智大學擔任資管系副教授。

  陳勁甫說,留在軍中其實是康莊大道,出來重新出發,路更難走。所幸他處理得很低調,沒有在軍中引起太多議論;回到校園裡,陳勁甫也回歸學者身分,鮮少提及顯赫的過去。

  「之前並不知道陳老師過去有這麼輝煌的歷史,雖然老師會舉軍中的例子,但因為老師之前曾在國防管理學院教書,所以也沒多想。」曾上過陳進甫課的學生楊硯婷說,直到同學看到媒體報導,在課堂上問起,陳老師才提到軍中這段輝煌的過去,他並教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2005/07/04 聯合報】

================================================================

【此封信,總統府依舊無任何回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