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針對謝榮雅前輩之臉書發言之個人分享回應。此討論串,亦有可觀之處。

 

(談通路定義、品牌經營)

  廣義來看,電商等網上通路、零售等實體通路,都是通路。任何消費品牌一定都要有通路,才能透過事前販賣、事後維修,直接接觸到終端消費者。

  台灣三大主機板廠算是通路業務最大的portion,初期因為是作主機板,所以形同是有通路但做的是dealer-marketing,針對零售商做行銷;後來作消費電子-筆電後,才開始做consumer-marketing,真正開始針對消費者做行銷。

  另,針對一開始的問題,我還是覺得,成事在人。無論內部或外部,只要老闆本身沒有品牌/通路意識,那都不會成功。因為不夠有耐性累積零售銷量,不夠尊重虛無飄渺的市場;而只會追求超級大單、尊重看的到的貼牌客戶。

(談台灣產業發展)

  我倒不覺得是台灣人自主選擇代工而不作品牌。其實從一開始,歐美日就根本沒有品牌跟代工的概念,一個產品就是從製造到品牌,都是同一間公司負責。從歷史跟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台灣產業剛開始發展時,是因為遇到內需市場不夠大的問題;反觀很多品牌的肇始,都是本國內需市場極大,可以先專心在本土累積銷量跟資本後,再打海外。海外市場要面對很多相較於本土市場的問題,諸如關稅關務、物流、法律、民性、通路等;品牌通路業務被稱之為「前線的藝術」,真的沒有這麼簡單。

  台灣產業面臨這個先天問題,又遇到市場上充斥諸多歐美日品牌,而各先進國家都遭遇勞工薪資上漲的問題,所以就全球產業分工的角度,先以代工製造切入,得以分享產業上游的些微利潤,也可以暫時不必去解決終端市場的先天難題。

  經過數年積累後,不少公司都已經累積不少資本,也就能夠多放些比例去發展自己的品牌;但在別人的主場推自己的牌子,卻也絕非易事。比較成功的幾個例子,就是現在檯面上的這些品牌公司。靠的也是前面的行銷人才、背後的通路人才的努力。相信未來,會需要更多行銷以及通路的人才,為台灣的全球品牌大業效力。

  BTW,當年筆電手機前幾大品牌,除了台韓兩國,其他都是內需市場大國。(HP, Dell, IBM, Apple, Motorola, Toshiba, Fujitsu, Sony, Nec )現今的中國(Lenovo, Huawei)也是內需市場大國。就連韓國都比台灣大兩倍。當年台灣筆電能夠出2A1B、或是2A1M(Acer, Asus, Benq, MSI),已經是很難能可貴的了。台灣人的能耐,真的不能,也不必小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