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闻2018年02月27日讯】(雪花新闻记者吴旻洲台湾台北报导)近来因卫生纸酝酿涨价,竟引发民众抢购囤货,造成卖场内卫生纸销售一空。其实早在45年前国际出现石油危机时,也曾导致台湾民生必需品物价飞涨,让民众苦不堪言。不过所幸时任行政院长蒋经国与经济部长孙运璿发起“稳定物价十一项措施”,才顺利稳定物价,堪称经典救危大战。

1973年10月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接近12美元。导致当年台湾物价也跟着飞涨,严重冲击经济。

当年因为国际物价波动影响,早在6月就已有物价上涨的苗头,已对许多军公教人员与低收入家庭产生冲击,因此前总统蒋经国便在6月时通过了“稳定物价十一项措施”,下令运用财政及金融政策,达到稳定物价的目的。

蒋经国也宣布减少政府的支出,公用事业年内不涨价,都市土地现值暂缓公告,并加强物资调节,规定进口的小麦、黄豆均由政府平价供应,还设置“平准基金”,贴补差额;而各种重要物资,由经济部国贸局主动协助公民营贸易及企业机构增加进口,限制采购地区也暂时解除;并规定民生必需品,于必耍时可以限制或暂停出口。

此外,对于民生必需品,例如面粉、黄豆油、猪肉、棉纱、水泥、钢筋、平板玻璃、液化瓦斯等15项民生用品,都采价格限制,物价不能超过政府规定的价格,否则依法取缔。

不过,到了9月时物价仍然持续上涨,其中日常生活中最大需求的卫生纸,竟带头涨价,舒洁卫生纸的批发价,由每箱36包的390元飙涨到460元,零售价则从每包10元涨到14元;五月花卫生纸由一箱由360元涨到410元,最便宜的金猫牌卫生纸,零售由每包6元小涨到7元5角。

取消设厂限制、日用品停止出口及开放进口

在社会一波“涨声”之中,国贸局为了稳定物价,从10月开始全面开放日用品进口,并不限制采购地区,民间妇女团体也发起“少买少用”运动,呼吁不要盲目抢购,物价上涨只是不法商人借故哄抬而已。全国商业总会、台湾省商会和台北市商业会等一百多个工商团体则是开了稳定物价座谈会,并签订不哄抬价格的自律公约。

时任经济部长孙运璿则在10月8日出面喊话说,根据调查,国内的生产能力毫无问题,所以这波日用品涨价,并非因为供需失调,而是“心理因素”,有少数投机分子在哄抬价格、囤积居奇,也因为部分消费者误听谣言,盲目抢购、储存所造成。

蒋经国10月9日也在立法院表示,“囤积居奇是趁火打劫的行为,危害国家社会,也危害民众利益,政府绝不容许这种现象存在。”他认为,日用品涨价“人为因素大于经济因素”,政府已掌握大量民生必需品,可充份供今年甚至明年的需求;法务部也誓言厉行检举,依法严予侦办。

当年万物齐涨 起因竟出自卫生纸

到了10月中,蒋经国在行政院会作出四项决定,第一,必要时取消限制设厂之一切措施;第二,出口之日用品,如国内缺货者,立刻停止出口;第三,日用品开放进口,对采购地区不加限制,最后是,原8日已公布的协议价格若有偏高情形,工业局将就其成本及利润详细调查与调整。

经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到了10月下旬,物价终于回复平稳。11月12日,蒋经国对物价大涨的抑制过程有感而发表示,“我们固然要把握大的原则,但小的事情也不能忽视,忽略了小的问题,就会成为大的问题”。他强调,这波日用品的涨风,谁也没想到是由价钱最便宜的卫生纸所引发的。

由于当年日本也曾陷入万物齐涨、民众疯抢的情况,当时台湾很快遏止了涨风,但日本却还在如火如荼地涨价,蒋经国12月时表示,“最近有些日本观光客,离开台湾时,还买卫生纸回去。”

抑制物价 专家:别盲目跟风

针对目前全台延烧的卫生纸涨价风波,公平交易委员会今天(27日)邀业者喝咖啡,处长张恩生表示,以目前市场情况是透过媒体传达出涨价讯息并造成抢购,绝对、可能、已经触犯联合行为了。而对此,公平会已经启动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力、密度来调查,要了解市场状况及发展情势。

有专家就指出,由于民众有“预期心理”认为卫生纸会涨价,才会引发滚雪球效应,即使原本没有想抢购卫生纸的民众,但在看到别人在拚命抢购卫生纸时,心里就会有“不跟着抢会买不到”的心态。

责任编辑:李世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