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是2019年高考倒計時60天

  2019高考生,

  你們選好自己心儀的專業了嗎?

  關於專業,

  現在又多了新選擇

  快來了解一下~

  近日,教育部公佈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浙江大學新增備案本科專業1個,新增審批本科專業1個,分別爲機器人工程人工智能。浙江大學本科生招生處處長朱佐想介紹,這兩個專業將從今年開始招生。同時他還透露,今年浙江大學將在竺可楨學院新設圖靈班

  下面,就讓我們跟着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侯迪波教授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陳爲教授,一起走近這兩個新專業!

  機器人工程專業

  浙江大學機器人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面向機器人設計、研發與應用所涉及的關鍵技術與集成,培養具有深厚的理論技術基礎、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創新的動手實踐能力、在機器人工程領域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卓越人才和創新技術的引領者。

  機器人工程專業在浙大可以學到什麼?

  學生主要學習掌握機器人方向的理論及專業知識,培養提升知識運用、創新設計、綜合實踐、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與知識創新等能力。專業主幹課程有機器人導論、機器人學、機器人驅動與控制、機器視覺、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導論等

  侯迪波介紹:“對於浙大來說,開設機器人工程專業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爲此已經準備了十多年。”

  侯迪波介紹了浙大辦機器人工程專業的三大優勢特色一是具有長期的教學積累。浙江大學是國內最早開展機器人本科教學的高校之一,從2002 年起依託自動化專業和工業控制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浙江大學機器人科教實踐基地;2006年開始機器人課程體系建設;2013年,在竺可楨學院工程教育高級班中設立機器人工程教學與實踐模塊,試點機器人方向的人才培養;2016年,在自動化專業中了設置機器人方向模塊,建立了側重機器人技術的培養方案體系;同年,在竺可楨學院開設智能機器人交叉創新班,進行多學科交叉複合培養模式的拔尖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通過十餘年的探索和努力,已經形成了較爲完備的機器人課程羣和多層次的機器人教學實踐平臺,並且已經有一批經驗豐富、專門從事機器人教學科研工作的專業方向教師。

  機器狗“絕影”

  第二個特色是科研反哺教學。浙江大學在機器人方向的研究工作成果斐然,在機器人感知、控制、機構、傳感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創新成果,研製了乒乓球機器人、四足仿生機器人、自主移動機器人、醫療康復機器人、空中機器人等多種具有業界影響力的新一代機器人系統,由科研團隊骨幹擔任機器人課程主講老師,在課程教學和實踐教學中能充分結合國際前沿技術發展趨勢開展教學,形成了教學-科研緊密融合,科研帶動教學、教學促進科研的“正反饋式”協同發展特色。

  第三個特色是“以賽促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浙江大學機器人科教實踐基地是浙江大學最重要的學生實踐競賽基地之一,該基地採用實踐訓練與競賽、科研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組織校內競賽、選拔參加國內外重要機器人比賽,對學生進行機器人綜合能力訓練。在國內外機器人大賽中屢獲優異成績,獲得RoboCup 機器人世界盃冠軍 3 次、IDCRoboCon 國際機器人設計競賽冠軍 3 次。

  浙江大學爲什麼要開設機器人工程專業?

  侯迪波介紹,從國家建設需求看,不論是工業製造、農業生產、國防軍工、服務行業,乃至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機器人正在被越來越廣泛地使用;從科學發展趨勢看,機器人是未來高技術、新興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國際上的頂尖科技公司,都非常重視機器人的研發。目前來說,機器人工程專業人才還非常緊缺。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新工科改革,就是希望本科教學過程中,注重交叉創新能力的培養。”侯迪波說,機器人工程專業本身就是一個很好培養學生多學科交叉創新能力的載體。

  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

  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爲新增的機器人工程專業的主管學院,學院擁有的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在教育部公佈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被評爲A+

  人工智能專業

  浙江大學人工智能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快速學習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利用人工智能前沿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研究並開拓人工智能新邊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型人工智能拔尖人才。

  人工智能與浙江大學的淵源可謂頗深。浙江大學於1978 年招收了第一批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開始了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1982 年7 月30 日,浙江大學人工智能研究室成立,1987年人工智能研究室升格爲人工智能研究所。經過數十年發展,浙江大學在人工智能的科研方面成果顯著(如跨媒體智能、大數據智能、文物復原與保護、腦機接口、增強現實等),積累了一批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爲人工智能專業建設提供了厚實的師資保障。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教育部出臺《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浙江大學潘雲鶴院士均爲牽頭人,浙大多位教授參與這些方案的制定。

  浙大學科優勢非常明顯,但卻一直沒有設立人工智能本科專業,目前開設可以說是發展正當時。”陳爲表示,一流的學科能夠積極推動一流人才培養。

  同學們在學習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程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興趣選擇性的學習智能決策與機器人、統計機器學習、智能感知與語言以及可視交互與設計四個方向的模塊課程,以適應不同層面的社會需求。同時還將課程劃分成基礎課程、人工智能核心、智能感知、智能系統、智能設計等五個課程羣。陳爲介紹,浙江大學在設計學和可視計算上具有非常獨特的優勢,希望在人才培養環節設置這些交叉融合的課程,讓同學們不僅掌握基本技能,也將爲後續深造選擇研究方向打牢基礎。

  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2010 年以來,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已爲本科生開設人工智能選修課程,在人工智能的課程設置、教材建設、實驗探索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實踐,積累了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效果反饋。同時,在人工智能相關課程建設方面,特別是在機器學習、數據挖掘、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基礎、計算機視覺基礎等本科課程建設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爲全面建設人工智能專業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經驗積累。

  “目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籌劃成立人工智能系,參與建設的隊伍都是科研出色的年輕教師,可以說真正是將前沿研究帶入一線課堂。”陳爲說,學院將在2019年出版三本人工智能專業方面的教材。不僅如此,人工智能專業還將設立來自國內外高校的資深教育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與之江實驗室、微軟亞洲研究院、阿里巴巴達摩院等科研機構開展深度合作。

  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作爲新增的人工智能專業的主管學院,擁有五個一級學科,其中人工智能學科爲2018年新設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兩個學科在教育部公佈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被評爲A+

  浙大圖靈班

  浙江大學還將在今年開設圖靈班,由竺可楨學院牽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等單位共同建設

  陳爲介紹,圖靈班將具有鮮明的“四全一專”特色,即全科式基礎強化、全方位科研訓練、全程化導師引領、全球化資源導入、專業化學科培養,目的是培養計算機基礎學科卓越人才。浙大圖靈班入選學生可以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三個專業中確認專業。爲了選拔培養具有特殊潛力和特別優秀的本科生,圖靈班將通過包括院士和圖靈獎獲得者在內的師資隊伍建設和保障,在入學後即給每位學生配備學業發展導師、確定專業後配備專業研究導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這兩個專業,目前學校有三位院士領銜,信息安全專業方面有一位全職圖靈獎獲得者。”

  2018年7月,圖靈獎得主Whitfield Diffie教授全職加盟浙江大學

  學校將爲圖靈班配備最優師資和班主任,大部分核心專業課程單獨開班授課。從入學開始,每位同學可從學院的優選導師庫中選擇一名學業導師。同時,還將聘請國外頂尖大學的教學大師和科研領軍人物到浙江大學給圖靈班學生單獨授課。目前,學校已成立由國內頂尖的教學育人專家組成的圖靈班專家委員會,爲培養方案、過程管理、培養路徑提供決策建議。

  在四年的培養方案中,將從寬基礎的課程體系、一流師資的小班化教學、完備的科研訓練體系、高水平導師、國際一流大學的交流訪學、產業界的高水平實踐實習等全方位的資源和支持,來共同打造一條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路徑

  這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爲了全面提高拔尖人才的國際學術視野,圖靈班建立多方位、多層次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爲學生提供到國際頂尖學術科研機構的合作研究與實習機會,並引入國際化師資參與課程計劃設計、全英教學和科研訓練,促使學生適應國際化教學模式和培養學生的國際化思維方式。

  “每個圖靈班學生將由學校資助,前往境內外名校和科研機構進行3個月以上的科研實踐。目前,學校已經和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卡內基梅隆、加州伯克利、牛津、新加坡國立、香港科技等國際著名大學以及微軟亞洲研究院、百度研究院等知名研究機構的著名學者建立了拔尖學生海外交流的渠道。”陳爲說。

  看完上述內容,

  大家是不是充滿了期待!

  也歡迎你在評論區,

  與我們分享自己心儀的專業

  或是與專業相關的故事哦~

  文字記者:柯溢能

  圖片來源:盧紹慶丨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丨王磊丨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今日編輯:佳樂

  責任編輯:金云云

相关文章